追随中山先生的谭延闿(2)
辛亥革命网 2011-12-0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2、谭延闿寓居青岛是为避袁世凯迫害而至。1915年4月4日上海《申报》载《寓公纷纷归青岛》云:“青岛自日德战事起,一时寓公俱迁徙他往。现日本整理该地渐次就绪,曩之因战事迁避者,今又联翩前往,大有燕归故巢之乐。闻其中知名人物颇多。如陆润庠、谭延闿等,凡数十人。但不知诸公对于江山依旧,人物全非,亦有抚今追昔之感否?”谭延闿与陆润庠等人虽均为清宦,但其避居青岛的原因却大有不同。在清亡后,大多清宦是为求有德国统治者的保护而来到青岛。而谭延闿则是被袁世凯罢官后,于民国年间,才离开北京而至青岛的。在青岛市江苏路7号的住宅至今尚存。
谭延闿(1876—1930),胡南茶陵人。字祖庵,号畏三;1927年“四一二”政变时,宁汉对立时改为左庵,表示自己为“左派”。浑号水晶球、“药中甘草”等称。父谭钟麟,曾任湖广总督。延闿有文名,擅书法。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三十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旋返湖南办学。清末,以努力督促实施立宪政治而得盛名。辛亥革命时,附和革命,任湖南军政府法制院长,都督兼民政部长。1913年二次革命宣布独立,并在《长沙日报》发表讨袁(世凯)《檄文》,遂被袁世凯撤去都督之职。去职后,先后避居青岛、上海。1915年袁称帝时,参于护国之师。1916年8月复职为湖南省长兼督军。1919年加入国民党。1920年为赵恒惕所逐。1922年重新加入国民党,投靠孙中山,任大元帅府建设部长,继任湖南省长兼湘军司令。“四一二”后投宁,历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
1925年,谭延闿(前排左四)与国民党政要出席国民政府会议。
谭延闿有副对联可见其胸襟:“不好名马非英雄,要与秋虫斗方略。”上联自述喜好宝马名驹,善骑射,下联是向蒋介石和其他国民党政要表明,我的才智都在斗蛐蛐上,不与你们钩心斗角,你们也不要拿我当政敌。
谭延闿享有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的美誉。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谭延闿可以说一生基本都在专攻颜书,颜体楷书名满天下。“国民政府”、“行政院”等政府匾额都出自谭延闿之笔。谭延闿亦善诗联,擘窠榜书、蝇头小楷均极精妙。
谭延闿外表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温和敦厚的读书人,但实际上他城府极深,还是能骑善射的神枪手。一日,谭延闿与军官们赛马,规定跑完50圈。将领们见黑粗大胖的谭都督在卫兵的搀扶下上了马背,便纷纷讥笑,有意看其出丑。一声令下,几十匹马昂扬踔厉,奔腾向前。十圈跑下来,只见谭延闿的马不快不慢,夹在中间;又跑了十来圈,只见不少军官已累得气喘吁吁,陆续退了出来,谭却后来居上;到50圈时,只剩下一匹大白马仍在风驰电掣,那马上端坐的竟是“谭婆婆”。有人提出比枪法,成心想出谭延闿的洋相,说:“请谭都督也放几枪给我们开开眼。”谭延闿慢吞吞地接过手枪,稍一瞄准,只听见“啪啪啪啪”,一连放了十枪,枪枪命中靶心。原来,谭延闿早年随父亲经常骑马打靶,天长日久,就有了一些功夫绝技。但外人都不知道。
世人对他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民国完一人”,说他是“休休有容,庸庸有度”的大政治家,有人称他为“党国柱石”、“药中甘草”,也有人说他是八面玲珑“水晶球”、“美食家”。
谭延闿以书法著称,1948年出版的《书法大成》里,曾收其大楷、中楷、书立轴遗墨等三幅书作。他同居青岛的清朝遗老少有往还,故其书法在岛城甚为少见。民国二十年影印其手稿《慈卫室诗草》一卷、《粤行集》一卷、《訒庵诗稿》一卷、《非翁诗稿》一卷。《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著录略云:“此诗集四卷,皆延闿随时手写,慈卫室草始光绪二十九年癸卯,讫民国十一年壬戌;粤行集始十二年癸亥,讫十三年甲子;訒庵诗草始十四年乙丑,讫十五年丙寅;非翁诗稿起十六年丁卯,讫十九年庚午,就诗而论,其抒写怀抱,出之以自然,虽无意规摹古人,而芬芳绵邈,动合矩度,盖延闿天才本高,阅世尤广,本其所历见于吟咏,宜非一寒生寻行数墨者所能企及也。” 民国版张謇传记,谭延闿题字,胡适作序,有较高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