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中山先生的谭延闿
辛亥革命网 2011-12-0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1、谭延闿做为是孙中山的追随者,实是确切。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从国外回到上海,谭延闿率先欢迎,曾说:“闻公到沪,飞电传来,巨跃三百,谨代表全湘百万生民欢迎,先生万岁!”1912年8月,谭延闿参加国民党,并被推为支部长。10月,黄兴回长沙,谭组织盛大欢迎,称颂黄为“开国元勋”。还把小吴门改为黄兴门,坡子街改为黄兴街。1913年7月,在上海的孙中山、黄兴号召南方各省力量起来反对袁世凯,此即为“二月革命”。5月间,有李烈鈞、柏文蔚等发出的讨袁通电中,有谭延闿的署名,并成立了反袁“湖南公民联合会”。随后,谭氏宣布独立,并派军北伐讨袁。失败后,于8月13日取消独立。他通电云:“湖南独立,水到渠成,延闿不任其咎;湖南取消独立,瓜熟蒂落,延闿不居其功。”袁世凯表面声称“谭延凯素明大义,谅非本心。”而命谭入京听侯处置。入京后,被陆军部判处四年有期徒刑;后经黎元洪说服袁而被特赦,但其陆军上将军衔被夺。遭此闷棍后,他只得离京避居青岛。
1922年5月,陈炯明发动政变,孙中山被迫8月离开广州回到上海。同谭相见时,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建国方略,大为倾服,认为革命领袖,非孙中山莫属。11月15日,谭在沪环龙路4号孙中山住宅,有周震鳞介绍重信加入国民党,始站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旗帜下。孙中山返粤需要一大笔钱,谭帮助筹措,为此卖掉了自己在上海唐山路的住宅,并打电报回长沙请亲友代筹。凑足五万元,悉数捐作军饷之用,对革命的赤忱和义举为孙中山所敬佩。1922年12月随同孙中山一起坐军舰到了广州。1923年3月在广州成立革命政府——大元帅府,谭被任命为内务部长,5月调建设部兼大本营秘书长。
有孙中山遗像遗嘱的《中山丛书》是由谭延闿题 。原函原装一函五册全。孙中山遗像、遗墨、遗嘱、建国大纲(宋庆龄为其题跋)、外交、学说、演讲集、书牍、电文、宪法、条约、附录等。还有国民政府委员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人像十六幅。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谭延闿《挽孙中山联》云:“旭日丽中天,数千古英雄,孰堪匹敌;大星沉朔野,率三湘子弟,共哭元戎。” 《谭延闿再挽孙中山》联云:“先觉觉后觉,先知觉后知,其自任天下之重;有饥由己饥,有溺由己溺,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是孙中山思想理论的组成部分。说明孙中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显示出了他的艺术特色,曾著称于时。1930年3月7日,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第13次委员会议决定,总理陵墓碑刻字格式分三行:
中国国民党葬
总理孙先生于此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今天人们见到的孙中山的墓碑,高约9米,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雕琢而成,墓碑正面刻着的就是谭延闿所写的碑文24个镏金大字,碑文上方刻有国民党党徽。
这位全力支持孙中山先生的谭延闿于1930年长眠中山陵东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