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渊:满门忠烈 光照前列(5)

辛亥革命网 2011-11-01 00: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幸智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何子渊不仅为中华的崛起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还贡献了自己的兄弟子婿,他的家族不愧为革命世家。尽管在他去世之后,这个家族曾受到急风冷

  武昌起义当天深夜,正在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学习的何贯中,为阻止清军南下,第一时间将李济深等同学组织起来,破坏了保定附近的漕河铁桥。当他们得知广东军政府组织北伐军讨伐清军后,更是日夜兼程赶来参战,何贯中被委任为营长。1920年,孙中山召援闽粤军回师驱逐桂系军阀,时任粤军独立营营长的何贯中锐不可当,不料在惠州淡水被桂军重重包围,身负重伤牺牲。

  三是送儿子女婿上抗日战场。

  三子何尚文,原是教师,在父亲鼓励下,后来考入黄埔军校,先是参加国民革命军,任少校军需主任,后又参加十九路军,在淞沪抗战前线英勇杀敌。抗战胜利后,他不满蒋介石的统治,解甲归田;四子何尚周,也是受父亲的影响参军,抗战期间参加了“广州保卫战”和“粤北大会战”等,后来在兴宁起义后回乡;女婿梁世骥,是十九路军高级军官,淞沪抗战时身先士卒。抗战胜利后,他也不满蒋介石的统治到了香港,加入农工民主党。解放后,历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主任。

  谢胜宏说,用“满门忠烈”来形容何家,一点也不夸张。

  生平简介

  何子渊,1865年生,广东兴宁人,先后在当地创办多所新式中小学,开风气之先,宣传革命思想,培养了大批人才。1906年加入同盟会,任嘉应州主盟人,是广东潮州黄冈起义领导人之一,曾秘密参与策划广州黄花岗起义。1914年响应孙中山号召组织讨袁军,后受命兴办矿业,筹措革命经费。1920年任孙中山粤军总司令部咨议,1925年为东征军筹饷,1941年去世。

  专家评说

  本栏目学术顾问、省社科院研究员赵立人:实业翘楚  革命世家

  清末的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民智未开,仁人志士,或投身革命,或创办实业,或振兴新式教育,虽侧重点各有不同,而救国之志则一。这些多方面的努力,虽在当时屡经挫折,未能计日程功,终究艰难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涓涓细流,终成大江大河。百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综合国力,已在世界上举足轻重。追本溯源,我们必须感谢这些仁人志士。而集革命家、实业家、教育家于一身的奇才何子渊,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何子渊不仅为中华的崛起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还贡献了自己的兄弟子婿,他的家族不愧为革命世家。尽管在他去世之后,这个家族曾受到急风冷雨的吹打,然而历史终究是人民写的,在霾消雨霁、彩彻云衢的今天,何子渊及其家族诸贤的令名,将永为我们怀念。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