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渊:满门忠烈 光照前列(2)
辛亥革命网 2011-11-01 00: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幸智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何子渊不仅为中华的崛起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还贡献了自己的兄弟子婿,他的家族不愧为革命世家。尽管在他去世之后,这个家族曾受到急风冷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896年,何子渊深感国力衰微,吏治腐败,便跟反清组织“洪门会”取得联系,并秘密加入洪门,被同门中人尊为“渊公”。
致力新学的同时,何子渊还在进步学生中宣传革命思想,同盟会早期领导人何天炯、何天翰,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辛亥革命志士何贯中,黄花岗起义烈士陈文友等人都曾经师从何子渊。历史学家罗师扬为此曾赞扬何子渊:“积学通方,戊戌后,鼓吹新学尤力!”
1903年冬,何子渊与萧惠长等人创办兴民学堂,第二年又与陈少岳等人创办石马两等小学堂,为后来成立的同盟会及兴民中学、兴宁县立中学(兴宁一中前身)培养了大批人才。“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后,仅兴梅两县便有200多人入会,这不能不归功于何子渊他们早年的教育革新。”谢胜宏说。
策划起义 屡败屡战
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副会长张磊说,谈到辛亥革命,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广州黄花岗起义。其实,1907年由许雪秋、何子渊、萧惠长等同盟会骨干成员领导发动的潮州黄冈起义,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大大超过了广州黄花岗起义。当时,潮梅地区响应者多达5000余众,震撼全国,是广州黄花岗起义的先声。
何皎云带记者从何子渊故居出发,驱车沿盘山公路行驶四公里后,又徒步爬山四十分钟,来到一处称为箭竹顶的山冈。他说,这里就是何子渊他们当年策划潮州黄冈起义的地方。
箭竹顶茶场是何子渊家的祖传产业,地僻山高,外人轻易不敢涉足,正是革命党人畅谈国是的理想场所。但凡有重大事项要最后敲定,大家都到箭竹顶协商、拍板。当年,这里曾有间茶寮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