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渊:满门忠烈 光照前列

辛亥革命网 2011-11-01 00: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幸智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何子渊不仅为中华的崛起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还贡献了自己的兄弟子婿,他的家族不愧为革命世家。尽管在他去世之后,这个家族曾受到急风冷
 

  广东兴宁市石马镇马下村,辛亥先贤何子渊的故居就坐落于此。这是一座建于1927年的三堂二横的客家古民居,门口“光裕庐”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由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张发奎上将题赠的“五代同堂”花梨原木大匾悬挂堂中。

  陪同记者采访的石马镇人大秘书谢胜宏告诉记者,1921年,孙中山特地授意于右任给何子渊作的一副春联依然挂在上堂:“添岁又添丁,几度酒杯传酒令;有灯兼有月,十分春色闹春宵。”

  谢胜宏介绍,何子渊是广州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之前的一次重要起义——1907年潮州黄冈起义的策划者和领导者之一。辛亥革命时他又送六弟何贯中参加了北伐军(1920年在惠州平叛时壮烈牺牲),女婿梁世骥是国民党起义将领。何家,可谓忠烈之家。

  教育革新 救国图强

  何子渊的孙子何皎云说,祖父1881年参加嘉应州院试,获甲等第一名,录为廪生,随即赴兴宁县衙履职。1883年,因“少年老成,办事公道,文章道德俱佳”升任督学,专职督导全县的教育工作。

  1884年3月,何子渊从广州出发,自费乘货轮赴美游历、考察基础教育兼茶叶贸易,同年归国,矢志“教育革新、救国图强”。1885年6月,他在家乡创办了第一所西式六年制“宇南洞小学”,自任校长,并亲自给学生授课,开设国文、算术、历史、地理、图画、唱歌、体操、劳动等课程。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