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徐乃昌与民国《南陵县志》(5)
辛亥革命网 2012-02-2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三、重视收藏清人的文集和词集,重视乡邦文献。在徐乃昌的藏书中,清人文集占有相当数量。据郑振铎先生《清代文集目录序》和《跋》称,清人文集虽然年代较近,但有些却非常罕见,如欲罗致齐备,则更非易事。据说清末大藏书家缪荃孙颇重清人文集,他以一己之力收罗清集达一千种以上,然而与徐乃昌所藏清人文集相比,也还只能是相形见绌、甘拜下风,由此可见徐氏所藏清人文集之多。黄裳先生在《前尘梦影新录》中说“积余萃毕生精力收清词,尤着意于皖人著作。”兹列举积学斋旧藏而见于《前尘梦影新录》的清人词集数种如下,以见一斑。《三百词谱》(康熙)、《陈其年词集》(康熙)、《香胆词选》(康熙)、《看蚕词》(雍正)、《银藤花馆词》(嘉庆)、《生香馆词》(嘉庆)、《栖香阁词》(道光)、《享帚楼词钞》(道光)等。正由于徐氏重视清人词集的搜集和研究,无怪乎他有刊刻《小檀栾室闺秀词》之举了。
四、重视金石书籍和金石拓本的收藏。清代是金石学研究最为鼎盛的时代。有清一代,金石学著作之多,超过历代。徐乃昌生逢其时,且一生酷爱金石,收藏金石书、传布金石学就成为徐氏一生活动事业的重要内容。据《随庵藏器目》载,徐氏不但收藏金石书籍,而且收藏金石器物。据《随庵藏器目》载,徐氏收藏的钟鼎彝器等有九十多件,收藏古铜镜数量更多。罗振玉在《小檀栾室镜景》题签后注曰:“积余先生藏古镜至富,兹精拓以传艺林。”徐氏不但收藏古器物,而且还大量收藏金石拓本。他在致友人柯昌泗的书信中,称“敝处藏碑,积四十年之力.已得一万三千余通”,可见其藏品之富。据稿本《南陵徐氏藏书目》,徐乃昌藏清人金石学著作颇多,其中不乏精本和罕传之本,如:《函青阁金石记》,商城杨铎,传抄稿本;《金石学录》,嘉兴李遇孙,道光四年刻本;《汪本隶释刊误》,黄丕烈,嘉庆士礼居本;《话雨楼碑帖目录》,吴江王楠鉴藏,道光十二年刻本;《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吴县吴大激,美浓纸精印本;《古玉图考》,吴县吴大激,光绪己丑刻本,罕见;《续三十五举》,桂馥,嘉庆八年婺源胡翔云刻本。其中《续三十五举》一书,辗转归寒斋所藏。或可谓余之书缘不浅也。
同许多大藏书家一样,徐乃昌的藏书用印很多。其藏书用印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楷书入印,在与其他藏书家用篆文印的对比中显得格外醒目。徐氏藏书最经常用的一方印是朱文楷书长方形印“积学斋徐乃昌藏书”。据见,徐氏其他藏章还有“徐乃昌读”,见嘉庆本《续三十五举》;“乃昌校读”,见万历本《晏子春秋》;“徐乃昌印”,见影印本《小檀栾室镜景》;“南陵徐乃昌校勘经籍记”,见嘉庆本《古周易音训》;“南陵徐乃昌审定善本”,见拜经楼本《陶渊明集》;“积余秘笈,识者宝之”,见康熙本《三百词谱》;“徐乃昌马韵芬夫妇印”,见嘉庆本《四妇人集》。据载,徐氏尚有“积学斋镇库”、“徐乃昌曝书记”等藏印。
徐乃昌在藏书、刻书活动中,与同时代的许多学者、诗人、藏书家、金石家有着广泛的交往。他们或彼此交流、评隧藏品,或赏奇析疑,砥砺学问。这样浓厚的学术空气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徐乃昌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事业的成功,无疑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因素。据《缪荃孙年谱》、《艺风堂文漫存》、《缪督庐日记钞》等文献记载,徐乃昌与之交往的文人学者有陈宝琛、陈三立、叶昌炽、缪荃孙、沈曾植、褚德彝、吴昌硕、李葆恂、朱祖谋、罗振玉、王国维、傅增湘、柯昌泗等等。
提起徐乃昌所刻书,人们不能不首先想起他复刻的明寒山赵氏小宛堂本《玉台新咏》。《玉台新咏》一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版本很多。仅明刊本就有明嘉靖五云溪馆活字本、明嘉靖兰雪堂活字本、明万历华亭杨钥刊本、明万历茅元桢刊本、明崇祯六年赵均小宛堂重刊宋本等。据有关学者研究,《玉台新咏》现存的本子当以敦煌唐写本残卷为最早,现存刻本中以明五云溪馆本为最早,明崇祯寒山赵氏覆宋本最接近徐陵原本。而赵氏据以覆刊的宋本今已不知尚在人间否。这样崇祯本《玉台新咏》就成为下宋本一等一脉单传的佳本,自从它一问世。
即备受学者和藏书家的珍视。由于小宛堂本《玉台新咏》当日模印无多,且历经三百年的岁月风雨,故时至今日原刊本存世者已寥寥无几。徐乃昌覆刻本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重见明本乃至揣摩宋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