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徐乃昌与民国《南陵县志》(2)

辛亥革命网 2012-02-2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徐乃昌为清末民初年间海内著名的藏书家。平生以藏书、著书、校书、刻书、金石考证、古物字画收藏为业,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学者之一。

  2、徐氏一生政绩显著,礼贤下士,纳识举才,曾语人曰:“为善最乐,莫如好施行道,端正扶危,风人语人,我应岂恻慈祥,安置妥贴,情非市惠伶心,岂要举俗励浇薄功”。

  光绪二十六年间,徐乃昌去广州与名门千金刘世珍(安徽贵池县人,其父刘瑞芬由驻英、法、德、意、奥、比、荷七国大使任满回国,就任广东巡抚)联姻。在北京,徐乃昌曾就学于大学士翁同和门下,受到翁常熟高度赞誉,称其为翩翩佳公子也。“戊戌维新”,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徐乃昌曾与康有为、梁启超、张謇、江标等创办新学堂。继又授命为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张之洞、刘坤一等办理外交事务。拜名师,娶名门,交名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既有案牍之劳,也有丝竹之娱,这就是徐先生乃昌之真实生活写照。

  辛亥革命后,徐乃昌旅居上海,与著名书画家陈夔龙(字小石,原北洋总督)、萧崖泉、姚虞琴、李瑞清、吴昌硕、黄宾虹、王一亭,研究版本学者费念慈、吴大徵,金石考证家叶昌织等组织贞元会(聚餐会),相互呤诗、绘画及书法贻赠。戊戌维新”,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徐乃昌曾与康有为、梁启超、张謇、江标等创办新学堂。民国9年起,他襄助张謇创办通州师范、女子师范、南通学院、盲哑学校、南通图书馆。除此他还在上海兴建公园,如南市区的半淞园、闸北区之虬园等,供市民们休憩。并与上海军政府商务总长王一亭设立慈善机构,名仁济善堂,以救济灾民。热忱为桑梓尽力,曾为旅沪同乡建立徽宁会馆。民国20年,安徽洪水泛滥成灾,徐乃昌关注桑梓灾情,向上海各界募捐,除呼吁救济单位支援外,还亲自上门拜访皖籍同乡大户,募得巨款,径汇南陵。

  徐氏又善于填词,华东师范大学周子美教授曾目睹其手稿,极为推崇。其夫人及二女有《绣余自好吟》、《冰奁集》、《记江集》、《纫兰词》、《香芸词》诸刊刻本。又擅长书法,所书径寸魏碑古朴、端庄、典雅。苏州灵崖寺大殿,今尚存有其手迹长联一副;杭州玉皇山半山道观大殿长联一副,毁于文革期间。

  徐乃昌寓居上海时,热心实业,经营民族工商业。徐乃昌自日本考察学务归国后,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前后,响应实业救国,竭诚辅佐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创办大生纱厂。初创伊始,资金短缺,徐氏则游说南洋大臣张之洞拨官银为大生纱厂官股,以济眉急。清光绪二十六年陆续开办通海垦务公司、上海大达外江轮步公司等实业。继又主办南洋劝业会,展销苏皖一带工农业产品。民国九年至民国十四年,徐任通海实业管理处处长、大生纱厂常务董事期间,为发展民族工业竭尽心力。辛亥革命以后,军阀混战,兵燹连年,帝国主义者,趁机大肆侵略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当时,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之思潮正蓬勃兴起,徐乃昌与刘鸿生、刘吉生、李宣龚、陈叔通、刘念义等兴办上海水泥厂,任董事;并组织和主持水泥联营。又与南洋总督周馥之孙周美权、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周叔韬(全国政协副主席)等,兴办镇江大照电力公司,任董事;同时任大生纱厂二厂厂长。继又发起组织中国水泥联营,其联营单位有上海水泥厂、中国水泥厂、启新洋灰公司(乃周学熙、周叔韬合办),并负责主持其事。每当资金缺乏时,徐氏则多方奔走设法,向金融界(如浙江兴业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大陆银行等)贷款资助,使兴办之实业日益兴隆。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