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徐乃昌与民国《南陵县志》
辛亥革命网 2012-02-2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1、徐乃昌为清末民初年间海内著名的藏书家。平生以藏书、著书、校书、刻书、金石考证、古物字画收藏为业,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学者之一。他一生宦游中外,经历不凡,业绩昭著。在地方志事业上的建树颇著,尤以所纂修的民国《南陵县志》著称。
国学大师王国维为徐乃昌《随庵勘书图》题诗三首云:“漫忆卢黄甲戴钱,北江戏语费衡铨;世间尽有洪崖骨,不遇金丹不得仙。朝访残碑夕勘书,君家故事有新图;衣冠全盛江南日,儒吏风流总不如。前有随轩后随庵,二徐焜耀天东南;海滨投笔得至乐,石墨琅书共一龛。”正是徐乃昌的生平书事写照。
徐乃昌(1868-1945) ,祖籍安徽省南陵县上北乡十都一图汤村徐(今工山镇山峰村)人,字积余,号随庵,又号众丝。晚年号随庵老人,室名“随庵”、“鄦斋”、“积学斋”、“积余斋”、“镜影楼”“小檀栾室”、等。藏印有“积学斋”、“徐乃昌印”、“南陵徐氏”、“积学斋镇库”、“徐乃昌曝书记”、“南陵徐乃昌审定善本”、“积余秘籍识者宝之”、“徐乃昌马韵芬夫妇印”、“南陵徐乃昌校勘经籍记”等。徐仁山胞弟,翁同龢门生。生于清同治七年十二月十一日(1868年),父文选曾任湘军运粮官,伯父文达曾任两淮盐运使、福建按察使,堂兄乃光曾任驻美纽约首席领事。乃昌自幼聪慧好学,稍长游弋东南,十余岁时,曾从苏州名书法家姚孟起先生学书。年弱冠,即离家自立。以优贡至南京中乡试,为举人,援例候补知府,分发江苏。光绪二十七年署淮安知府,继而特授江南盐巡道,兼金陵关总督;主办江宁积谷局,通州、金陵厘捐,淮、海、徐赈捐;督察通海垦务。因其优越之政绩,出类拔萃之才干,获得外务部侍郎徐寿明之器重,向清政府举荐,奉旨交军机处记存。不久,提调江南高中、小学堂事务,总办江南高等学堂,监督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特派至复旦大学毕业考试监督(当时校长为马相伯),又督办淮海盐总栈、兼沙漫州(十二圩)缉私,会办淮南盐务公所。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廷派遣江南学生近百人赴日本留学,学习陆军、实业(铁道、造船……)、师范教育等,徐受总督端方委派总领其事,并在日本考察政务,赏戴花翎,钦封二品衔。宣统三年(1911年)授江南盐法道兼金陵关监督。清末外交家刘瑞芬的长婿,大出版家刘世珩的姐夫。
辛亥革命时,寓居上海,经营工商业,与旧友缪荃孙、叶昌炽、刘承干及刘世珩等往来密切,切磋收藏、校刊古籍。以藏金石书画、刻书、访碑闻名。以积学斋、镜影楼、小檀栾室作藏书斋、刻书斋名,先后刻有《积学斋丛书》20种63卷(1893)。《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120种133卷(1896)、《随庵徐氏丛书》10种52卷(1908)、1916年又续印20种97卷。《南陵先哲遗书》5种23卷(1934)、《鄦斋丛书》21种44卷(1900)、《随庵所著书》4种5卷(1915)、《怀豳杂俎》12种16卷等,其中有的请刻工陶子麟精雕精印,是近代刻本上乘之作。金石方面刊有《随庵吉金图录》、《小檀栾室镜影》、《镜影楼钩影》、《积馀斋集拓古钱谱》、《积馀斋金石拓片目录》、《随庵藏器目》等。均为考释金石及古器物者必备之书。1914年,主纂《南陵县志》。1930年总纂《安徽通志》,亲撰《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1931年,参与安徽学者在上海发起影印出版《安徽丛书》(1932-1936)30种,360卷。主要著作有:《续方言又补》二卷、《南陵县建制沿革》、《吴越春秋札记》、《补汉兵札记》、《云仙散录札记》、《续幽怪录札记》、《徐公文集校勘记》、《箧中集札记》、《皖词纪胜》、《积学斋书目》、《徐乃昌日记》等,辑刊尚有《吴越春秋逸文》、《焦里堂先生轶文》、《闺秀词钞》、《怀豳杂俎》、《永嘉四灵集》《积馀斋藏书志》等。卒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正月二十八日,享年七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