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志事业上的建树的王树枏(4)

辛亥革命网 2012-01-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旧时,修志乃是尽地方官守土之责。地方官的修志活动,常被人们誉之是兴利的行为,并载入史册。王树枏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对修史纂志

  王树枏从政注重实际,故对新疆土宜有较深切的了解。如其宣统元年(1909年)《新疆土壤表叙》中即述云:“周秦以前,西域诸部夐隔声教之外,蹄辙罕通,莫可稽考。逮于汉武,始开西域之迹。荀悦《汉记》载其他小国二十七,小者七百户,大者千户。次大国九,小者千余户,大者六七千户。哀、平之际,稍分至五十余国。其田土、气候、水草、五谷、果蔬之属,《汉书·西域传》纪之尤详。自兹以降,历代经营西域,铺张远略,天与民事。其于全疆地域广轮之数,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地之物生,十有二壤所宜之种,率阙而不书,论者谓中国有君史而无民史,此其类也。国朝戡定准回,实兵塞下。辟草莱,任土地,汉番杂处,生齿滋繁。洎乎花门乱生,四境糜烂,老弱死沟壑,壮者委锋镝。农辍马谷,畎浍荒芜,生灵元气,耗丧殆尽。陕甘总督左公宗棠,驱战胜之师,削夷大难,谓曩昔治兵之官多,治民之官少,乃建议改设郡县,以与民休息。光绪十一年,新疆巡抚刘公锦棠,创建行省,招集流亡,开荒浚渠,耕牧并作。二十余年以来,地益加辟,人益加聚。窃论新疆大势,天山之北,地气寒冽,宜于牧;天山之南、地气暑湿,宜于耕。然观全疆土,宜皆殖五谷,黍、稷、稻、梁、麦、菽、胡麻之属,长穗硕实,满车满篝。而大薮具区,丰草弥望无际,南北郡邑,所在皆是。盖全疆之地,皆宜耕牧,而牧之利尤大且厚。若夫莎车、英吉沙尔、叶城、皮山、和阗、洛浦之蚕桑,吐鲁番之麻、棉、葡萄,哈蜜之瓜,焉耆、库车之梨、杏,叶城之石榴,绥来、宁远之苹婆,类皆垂名西域。中外商贩易丝棉毛革者,迹属于道。洵土著之佳植,物产之巨宗。而盐泽之利,家给人足,不假财力。生之有道,为之得法,庶富之效可驯致也。曾子曰: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今考世界地理诸书,新疆面积四百四十九万一千一百方里。以五百四十亩为一方里计之,现垦之田仅一千七百七十五分之一耳。此其故不在于无土,实在于无人。无人,则虽有土,与无土等耳。财出于土,而土出于人。新疆地广民稀,劳来生聚,实边之策,盖莫有先于此者。今取《周官》土会、土宜之法,依诸道所属,分晣列表。曰土宜,曰水地,曰旱地,曰荒地,曰沙碛,曰斥卤,曰泽薮,凡七类。为今之有守土责者察焉。”王树枏时任布政司、专管一省的财赋等事,他在任职的四年中,致力于新疆的经济、文化建设,卓有成效。他在后叙中还总结说:新疆所乏,不在于土地,而在于人力、物力,“或谓新疆收复之后,前大学士左宗棠聚天下财力以事西域。若及是时专拨十营壮勇,仿汉时田卒之制,开渠垦荒,招徕流散,分给田亩,耕植以为生聚之计。十年之间,举天山南北可以尽地利,无复弃土。乃舍此不图,安于苟简,坐失良会。今则关内诸行省协金不继,府库空匮,岁入不能当所出。求曩日财力举此大政,不可复得,是足惜耳。或有献迁民实边之策者,不知天下之事,皆待财以举之。盥洗室为汉回之族,岁击关者常数千人。近之不图,而诞为迂远难行之举,亦多见其不知量也。”其论后世所瞩目。

  民国年间,王树枏任事《清史稿》后,仍然重视修志,于民国五年(1916年)曾为民国《盐山新志》撰序,序云:“盐山贾佩卿先生,既纂《盐山新志》成,介其里人刘君仲鲁问序于余。余维方志之作,导原于《禹贡》一书。逮于有周,土训、诵训诸职,掌道地图方志。其于地事、地慝、地物、地俗而外,又增博古一端,以诏王观事。其后,唐之《元和郡县志》、宋之《元丰九域志》取其说以增古迹一门。而乐史之《太平寰宇记》更备载列朝人物,并及歌诗,于是遂为州县志之滥觞。后人踵事增华,铺张夸饰,艺文、人物迭牍连篇。而《周官》所谓地域广轮之数,地事、地慝、地物,地俗之要端,皆略焉而弗备。而矫其弊者,又复务为高简,或文省而事不核,或事举而语不详。朱竹坨谓宋人长安、三山、吴郡、会稽、新安,赤城诸《志》,病其太简。其下焉者,更无讥矣。佩卿是书,总以四纲,别以十六目。检括翔洽、经纬分明。譬之室然,栋梁棼柱既具,而榱栾栟榈甍笮之属,各有所附丽,承次相系也”。晋卿称其志为“检括翔洽、经纬分明”之作。并称恩绂为“好学深思之士”,表示了对后学的极力关注之情。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