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志事业上的建树的王树枏(3)
辛亥革命网 2012-01-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我国编纂地方志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现有各种方志包括成书于清代的《大清一统志》、《嘉庆一统志》等全国性志书以及各地所修省志、府志、州志、县志、镇志、乡土志等种类、数量极多。但相比之下、我国的边陲新疆的地方志却少得可怜。清代以前,新疆只有唐朝乾元时期留下一种《西州图经》,但其仅存的残卷还被外国人劫走,现存法国。现在存世的新疆志书极其有限,仅为清代乾隆以后纂修。王树枏任职我国西南、西北多年,除留意地方政事以外,尤重地方志的编纂。他主纂的《新疆图志》是对新疆修志事业的巨大贡献,是志乃是自1886年新疆正式建省以来第一部省志,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资料。
宣统《新疆图志》160卷,乃是清末著名方志。是王树枬任新疆布政使时完成的。经其奏请于清宣统元年(1909)三月,新疆省建立了通志馆,王树枏应聘兼任了总纂。并聘谪戍迪化(今乌鲁木齐市)的原山东道御史宗伯鲁、广东南海县知县裴景福和候选道王学曾等一起,经两年又10个月的精心纂修,于宣统三年十二月始得完成,并由时任巡抚袁大化刊行。其中地图部分于1911年在汉口单独印行,名为《新疆全省舆地图》。全志约200余万字。王树枏除任总纂外,曾亲自撰写了《新疆国界志》、《新疆藩部志》、《新疆山脉志》、《新疆访古录》、《新疆礼俗志》、《新疆兵事志》、《新疆小正》(又名《新疆物候志》)等,大都在后来曾单独刊行。钟镛为之撰写序言,并撰《新疆志稿》三卷(又名《西疆备乘》)。于癸丑年(1913)王树枏为《新疆志稿》所撰叙之中,可见其修志始末。其叙云:“国朝戡定西域,经营缔造垂二百年。其时草味初辟,历朝改作之迹,略而弗详。加以中更寇乱,南北两疆大小官廨档册焚毁散亡,荡然扫地殆尽。丙午之岁,余奉命来藩新疆,慨然念先朝沐栉之劳,文治武功,历时愈远,愈益湮没坠失,无可征信。乃招集二三博雅同志之士,分纂《新疆图志》,收亡补遗,勒为一书。”足见当时修志,是为了抢救和保存新疆地方文献。又云:“当时予所手订者凡十余篇,而实业一编,典茂渊懿,独翘然而出其类。久之,始和其稿为钟笙叔孝廉所创为。笙叔以事戍新疆,余初见之,未之奇也。既得所为文,狂喜抃舞。乃益倾倒囊箧,相与讨论修饰,益纵论古今文字得失,口讲指示,连日夜不稍休。庄子曰:逃空虚者,闻人足音,跫然而色喜。今处榛狉之世,毡裘湩酪之乡,贩夫之与居,游卒之与伍,泬寥岑寂,孑焉寡俦。忽得笙叔其人者譬欬其侧,其为喜更可知也。余去新疆三年矣,国变而后,笙叔亦北归。仓猝邂逅于燕都市上,握手相语,欷歔流涕。已而别去,不复相闻问。癸丑之冬,笙叔复至京,以书来,并述其所为文若干首,丐序于余。余观其所作,多在新疆颠沛患难之中。独抱其所学,精诣猛进,怡然歌啸于荡莽荒忽无人之墟。此韩昌黎氏所谓在此不在彼者也。乌乎,吾乌能测其所至哉!”是志文字记述主要参考《史记》、《汉书》、《隋书》、《唐书》、《元史》、《明史》、《资治通鉴》、《西游录》、《三州辑略》、《阅微草堂笔记》等59种典籍。书中图文并茂,各图有所专属,与各志有切要关系者为重。全书分建置、国界、天章、藩部、职官、实业、赋税、食货、祀典、学校、民政、礼俗、军制、物候、交涉、山脉、土壤、水道、沟渠、道路、古迹、金石、艺文、奏议、名宦、武功、忠节、人物、兵事等29志。上起开辟,下迄清末。有双行夹注,多引旧籍。每门志或以地为经,形势为纬,或以时为经,人事为纬分为记载。建置志始自汉取36国至清光绪二十八年设4道、6府、11厅、3州、23县。国界志从康熙、雍正间与沙俄订约分立界碑至清末,尤以道光后中俄、中英之间的争端为详。沙俄入侵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以及勘界情况,又载夺走我国四十四万平方公里领土。还记述帕米尔地区一双方至今尚未划界的待议地区。天章志首收乾隆《平定准噶尔告成大学碑文》,新疆及其以西旧界,载诸文字。以后历次变迁俱有记载。为研究清代疆域是的重要参考资料。对西北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历史、风俗等有所涉猎。是志博引古今,认真考订,对新疆历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有新疆图志局本、东方学会重校增补本行世。由于是志非出一人之手,故体例先后未能一致,记事亦有分歧,是为不足之处。是志有若干卷,曾于后来出版过单行本。除《新疆建置志》四卷为宋伯鲁纂、《西疆交涉志略》六卷与《西疆备乘》三卷为钟镛纂,余者均为王树枏所纂。括有《新疆国界志》16卷、《新疆藩部志》6卷、《新疆物候志》(又名《新疆小正》)1卷、《新疆礼俗志》1卷、《新疆山脉志》6卷、《新疆访古录》1卷、《新疆兵事志》2卷等1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