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志事业上的建树的王树枏

辛亥革命网 2012-01-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旧时,修志乃是尽地方官守土之责。地方官的修志活动,常被人们誉之是兴利的行为,并载入史册。王树枏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对修史纂志
 

  旧时,修志乃是尽地方官守土之责。地方官的修志活动,常被人们誉之是兴利的行为,并载入史册。王树枏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对修史纂志亦颇有贡献。在近代文化史中,对王树枏在修志上的建树有必要大书一笔。

  王树枏(1851—1936),河北新城人。字晋卿,号陶庐,又称陶庐主人、陶庐老人,绵山老牧,别署野史氏。室名文莫室、节爱堂、漱芳书屋、三食神仙字斋。咸丰元年生,民国25年卒,享年85岁。他十六岁中秀才,二十一岁入省城保定府莲池书院读书。其父王振纲为书院主讲,与名流学者多有交往,时任《畿辅通志》总纂黄彭年也兼书院讲席,对树枏才学很是赏识,即荐其入通志馆任修纂,成为黄的得力助手。光绪八年(1882)应冀州知府吴汝纶之聘,兼任信都书院主讲,光绪十二年进士,授为户部主事,次年四川青神县知县,十七年改任资阳县令,二十年调富顺县知县,继为眉州知州,二十一年遭到学政吴郁生的揭参去职。旋聘入两江总督张之洞幕,翌年应陕甘总督陶模之聘,赴兰州任事。时值清廷开经济特科,经陕甘总督菘蕃、工部左侍郎唐景菘交章论荐,四川总督岑春煊、锡良又复专章奏荐,始以道员至川候补。二十九年,入京陛见,授甘肃平庆泾固化道台、巩秦阶道台、兰州道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调任新疆布政使,主管一省财政、民政。任职四年间,兴利除弊。尤以主纂修《新疆图志》160卷,著称于时。民国3年,应赵尔巽延聘入清使馆任总阅、总纂,凡十余年,于民国十六年,历时十二年修成《清史稿》。以柯劭忞、王树枏等为编纂出力甚多。民国7年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并助徐世昌修《大清畿辅先哲传》于1917年成书;还参加《晚晴簃诗汇》的编纂。1928年,应张学良邀请,去沈阳,出人萃升书院主讲,并主纂《奉天通志》。1930年后,回北京定居,曾参与家乡方志的纂修。

  树枏少时,喜骈偶之作,后以善为古文辞名于时。不惑之年后注重实用,对地理、历史诸学颇有研究。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著《欧洲族类源流略》5卷,是搜集古今中外资料而成的简明欧洲民族史。侧重于民族源流和当时分布地域、民族特点等,多以中国古史参证,有助于中国和欧洲历史的对比研究。全书收入《陶庐从稿》。还有《欧洲列国战事本末》22卷、《希腊春秋》8卷、《希腊学案》4卷及《彼德兴俄记》1卷等世界史著作。其多数著作收入《陶庐文集》7卷、《陶庐笺牍》4卷,《陶庐骈文》1卷、《陶庐外篇》1卷。其为文也,刚健之气,浩乎沛然,为当时北方之雄。集中文字,以碑志墓表,寿序为最多。顾其文皆有所取义,不徒毛举细事,以贡谀而取悦,异于世俗之作。有柯劭忞撰序,盛称其锐气识敏,学足以周其用,才足以用其学。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