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大胆”金梁的由来(3)

辛亥革命网 2012-08-2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老照片上的金梁,是个典型的清末“遗老”,有些迂腐。可是他一生中却数次做出“惊人之举”,始有“贼大胆”金梁之称谓。 ,“贼大胆”金梁

  以上所列三十人,人各不同,各有所用。臣皆知之甚深。愿我皇上分别选择:或用其心,或用其人,或用其名,或则定期陆续延见,或则派员先与接洽,以文化、古物、慈善、教育为名,筹备讨论,不涉政治。近日众议太杂,颇有非理干涉,务使人人乐为我用,移转舆论,先去阻力,然后徐图逐渐进行,始有办法。总之,今日事机已迫,决非苟安不动,所能幸免。惟有急谋自保,得人多助,外御其侮,庶可消患于无形。臣一再请以求才为急者,非好为高论,实有不得已之苦衷在也。是否有当?伏乞皇上圣鉴训示。  

  宣统十六年三月初七日”

  金梁的一些文字奏牍细读一过,非常明白地是一套有条有理、严密理晰的复辟阴谋。事关青岛之人居多,故录于此。

  金梁(1878—1962),号息侯,又号小肃,晚号瓜圃老人,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寄居北京。满洲正白旗瓜尔佳氏。祖父名观成,号苇杭;父名凤瑞,号桐山;均为杭州驻防旗人。金梁出生于杭州新龙巷之新衙,自幼受过比较良好的教育,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举,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历任京师大学堂提调、监察御史、内阁中书、内城警厅知事、民政部参议、奉天旗务处总办、奉天新民府知府、奉天清丈局副局长、奉天政务厅厅长、洮昌道尹,蒙古副都统等职。民国成立后,任清史馆校对。后经张作霖保荐,任北洋政府农商部次长。“九一八”事变后来津,与清朝遗老组织“俦社”、“城南诗社”等各类团体。任奉天地方维持会会员,伪满奉天博物馆馆长,奉天通志馆总纂,奉天四库全书馆(文溯阁)坐办。曾为大公报撰社评。工书法,擅篆、籀。著述丰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典守沈阳故宫古物。舆余铁珊、金月洲等就沈阳故宫翔凤阁一处所藏书画辑盛京故宫书画录,1922年自序成书。《美术年鉴》、《书画书录解题》。解放后迁居北京,在国家文物部门任顾问等职。天津有故居,1962年12月27日在北京去世。终年84岁。

  据金梁本人《瓜圃丛刊叙录》称:“家父所刊丛书,以关于掌故者为多,原拟名《国故零刊》,瓜圃为龙湫故园名。先曾祖父别号瓜亭,著有《瓜亭杂录》。先祖父偶亦自署瓜山。家父曾于盛京东陵辟地种瓜,用故园名,自号瓜圃老人,遂以改题所刊丛书曰《瓜圃丛刊》,皆取义于瓜尔佳也。”可见,金梁以及祖上对瓜尔佳颇具思念之情,对瓜圃情有独钟,均喜以瓜字为号。著述甚丰。

  金梁在天津著有《四朝佚闻》、《清帝后外传外记》、《光宣小记》、《清宫史略》等。《光宣小记》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初版本。《光宣小记》系金梁于1931年养病天津时撮录昔年日记而成的短文,共102则,记载了作者于光绪、宣统年间在京、奉两地任职时的亲历亲见、亲闻亲感,始于光绪三十年(1904)北上应试而终于辛亥(911)冬避地大连,举凡考场经历、士林风尚、公私报刊、京都旧事、内廷官署、朝章国故、档案图籍等,靡不包罗,以官职之利、交游之广、识见之博,所记多有鲜为人知者。晚年居京,油印有《雍和宫》、《三坛》、《大北京》等,分送全国各图书馆。关大唐回忆说,她常替曾祖父邮寄这类资料著作。卷成一个卷包好,贴一分五厘的邮票,按印刷品寄出。因无法投入邮筒,就算好邮递员开箱时间,在邮筒前等候。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