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达先生:襟怀高远创粤盟 文绪深沉启后人((4)

辛亥革命网 2012-08-17 00:00 来源:民盟广东省委会 作者:王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李章达在从事革命开展民主运动的同时,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有深厚的素养。他精于旧体诗词,其诗作抒情抱、发幽思、展才志;他擅长书法,尤

李章达书《京华感旧》赠蒋光鼐

  此卷深刻体现了李章达与蒋光鼐的密切关系。李章达与蒋光鼐是同乡、同学、同志。两人同是广东东莞县人,先后一起就读东莞师范学堂、黄埔陆军小学、南京陆军第四中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一起参加了中国同盟会,共同担任同盟会的秘密组织工作。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们一起赶赴武昌作为首批中央第二敢死队员在汉口龙王庙前线与清军作战,此后他们一起共事,参加了讨袁战役、“反袁讨龙”、云南护国军、援闽粤军、大元帅府警卫团、淞沪抗日战争、福建事变、中华民族革命同盟、抗日第四战区等,在这些反清、讨袁、反蒋、抗日等战役中,他们精诚合作,患难与共,为民主革命立下赫赫功勋。抗战胜利后,他们又一起投入到民主运动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贡献。4

  李章达的小楷主要以褚遂良笔致,那宽泛而稳妥的节奏,线条中具有柔和、深沉、细腻的律动,准确的立意以及并不夸张地讲究典雅。看似拙,实为巧。而体势舒卷自如、开张跌宕,气势畅达、遒劲清润,通卷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息,更与李章达性格品质相合。

  其诗《京华感旧》5亦书与蒋光鼐,诗云:

  旧梦京华感白头,烟云何处认沧州。雕栏欲度江南曲,铜雀犹营渭北邱。

  诗酒名流萧寺晚,钟鱼梵唱故宫秋。尊前莫漫谈天宝,玉碗人间一段愁。

  此诗落款“录旧作”,知为李章达早年所作。此诗亦曾于1951年12月10日书于恭甫先生。作者没有用浅显外露的政治术语和革命口号,去挽歌旧政权的崩溃和新纪元的诞生,而是通过许多富于典型意义的具体生动形象,自然风物和人文景观,从历史的高度以深沉的意蕴,描绘出一幅意境深远的“京华沧桑图”。而所作小楷倚正纵横,错综变化,运笔精敛,气韵高古,颇具古人之风。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