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达先生:襟怀高远创粤盟 文绪深沉启后人((3)

辛亥革命网 2012-08-17 00:00 来源:民盟广东省委会 作者:王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李章达在从事革命开展民主运动的同时,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有深厚的素养。他精于旧体诗词,其诗作抒情抱、发幽思、展才志;他擅长书法,尤

李章达《金陵杂咏》六首小楷手迹

  这十首《金陵杂咏》2是一组诗意连贯的诗,诗意层层递进,情感渐趋强烈、深入。“冬青旧种孙陵树,罽锦新裁越将衣”,孙中山刚逝世,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公开化,反动派急于夺权;“百万辽东老幼驱,民歌浪死编郊衢”,多年的军阀混战致使全国人民民不聊生;“条约签来却谓何,律言援助砺矛戈”,反动派卖国求助,媚外安内。尽管他们大肆迫害革命党人“东厂骑纷至”,也挽救不了“迟落日”“晚风斜”的绝境。面对国家危难,蒋家王朝这一“金粉南朝”,却依然“湖山歌舞”、“待选烟花”,这无疑是一步步走向衰亡的征兆,腐朽的政权终究改变不了历史的进程。“绛云深处话桑麻”、“此际逍遥自在身”,作者最后以微妙的隐喻,寄托了自己宠辱不惊、逍遥物外的豁达心胸和高洁情怀。

  李章达将乡愁国难汇聚毫端,以小楷长卷形式书《金陵杂咏》前六首3赠与好友蒋光鼐将军。卷首“李章达同志遗诗”为朱蕴山1965年(乙巳)6月所题,卷后亦有朱蕴山长跋。据其跋文,李章达《金陵杂咏》六首为大革命失败时所作,以影射蒋家王朝违背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叛党罪行。朱蕴山(1887—1981),又名朱汶山,安徽六安人。早年参加光复会、同盟会,进行反清活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通电反蒋,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并受通缉。1944年加入民盟,曾任民盟中央常委,也是农工党、民革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朱蕴山衷心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真诚合作。在共同的民主革命事业中,李章达与朱蕴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建国后朱蕴山曾任第五届民革中央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

  此卷末落款时间为“辛卯初冬”,即1951年。“憬然吾兄正”,“憬然”即杰出的爱国抗日名将、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之法号。蒋光鼐为何还有法号?原来蒋光鼐、李章达1916年4月入云南护国军行列,抵广州后,他们发现实权仍掌握在广西军阀手里,护国军备受排挤。想到自己革命十多年,救国救民的希望却成泡影,心中凄然,感触良多。当年秋天,二人一起住进了广州六榕寺大梅堂,过着既是军人又是居士的生活。蒋光鼐取法号憬然,李章达取法号南溟。1917年底,孙中山组成援闽粤军后,蒋光鼐和李章达便走出佛门投到粤军参谋长邓铿幕下。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