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青岛流人篇》的黄孝纾(5)

辛亥革命网 2012-04-0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于诗词与书画而著称于时的黄孝纾,他的青少年时代就在青岛度过。辛亥革命宣统退位后,举家迁居青岛,寓居湖南路51号。随其父黄曾源,黄孝

  《洪宪纪事诗本事薄注.(三九)清室遗老之态度》诗云:“新丰楼馆转皇都,麦脍茶虾历下殊。柳絮飞时遗老去,济南春色黯明湖。”注云:“清室禅政,内外遗臣,群居青岛。虽未以身殉,大有田横岛上五百人愤慨自杀之意。未几,欧洲战发,遗老退出避国之桃源,先聚集于济南。及帝制议起,居济南者,又分二派,一派誓不臣袁,转徙上海、大连;一派投奔北京,竟登彼西山前采其薇矣。项城无意中获此上品材料,奉以两朝开济之殊礼。若辈亦峥然建树勋业。洪宪云亡,誓不从袁者,仍归青岛。日本胜德,比年青岛遗老,乃有纯粹价值,为云中之鹤,不为紫陌之鸡矣。民国元二年,有清重臣居青岛者殆数十人,各地来往倍之。虽徐世昌亦居青岛年余,盖不列青岛宴会,不能树遗老标帜也。

  前清诸老各有名厨,移家青岛,厨师随至。逊国之余,闲暇无事,争谈精馔,领略京华风味,如明湖春之龙并虾仁,为潘伯寅家制;鸭肝面包,银丝鱼脍,为翁叔平意造之类。诸遗老由青岛移济南,仓卒成行,家会不便,厨师乃开设明湖春,供若辈之哺啜。未几,遗老四散,大部入北京,厨师以明湖为行厨,由济南再移北京之杨梅竹斜街,当时呼为遗老菜。筹安事起,明湖春亦随入京诸大老之后,飙扬怪世,

  点缀新朝,开设新丰楼于前门外之天桥。楼馆三层,白垩明灯,陈设精美,构造西式,非复旧时诸遗老入座之流离委琐矣。颜曰“新丰”,有“故居犹自恋新丰”之意,为某遗老命名。欲以汉高美项城。故新丰楼亦售河南肴馔,循名实也。洪宪事败,有人为青岛遗老题名录者,搜罗未备,姑附录之。(录《后孙会园杂录)。

  青岛遗老题名录

  (一)   不仕洪宪朝者:

  吴郁生,清吏部邮传部左侍郎,江苏吴县人。

  周馥,清两广总督,安徽秋浦县人。

  张人骏,清两江总督,直隶丰润县人。

  张英麟,清都察院左都御史,山东历城县人。

  劳乃宣,清三品京堂直隶提学使,浙江桐乡县人。

  于式枚,清礼部左侍郎,广西贺县人。

  刘廷琛,清学部副大臣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江西德化县人。

  黄曾源,清监察御史、青州府知府,福建闽县人。

  刘世珩,清度支部右参议,安徽贵池县人。

  (二)   入仕洪宪朝者:

  赵尔巽,清东三省总督,汉军正蓝旗人,洪宪朝清史馆馆长、参政院参政、嵩山四友。后称山东泰安县人。

  李经羲,清云贵总督,安徽合肥县人。洪宪朝政治会议议长、参政院参政、嵩山四友。

  柯劭忞,清翰林院学士。山东胶县人。参政院参政、清史馆副馆长、国史馆长。

  上述系记实资料,颇关青岛史事,当录之。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