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遗老张人骏(5)
辛亥革命网 2012-10-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宣统元年(1909)六月二十八日清廷命张人骏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八月三日赴任,二十一日,驻上海领事团照会两江总督张人骏,要求扩张租界,声称:“租界中有屋五万三千余所,其中供洋人居住者不过三千所耳,余均华人之产业”且言“便于洋商,亦实于华人有利。”宝山县为上海条约商埠一部分,不能分开。张人骏复照拒绝接受。十月二十六日,张致电上海道蔡乃煌,告以撤消宝颐公共租界会审公廨谳员职,上海县知县田宝荣记大过三次。
张人骏在清末君主立宪筹备之际,张人骏曾上过三次奏折: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两广总督张人骏奏广东设立咨议局筹办处情形折》、又于宣统元年二月二十九日《奏广东第一年筹办宪政及第二年开办各事情形折》、再于三年七月二十五日《两江总督张人骏奏厘定外省官制宜以旧制为本量加损益折》。曾提出五则:一曰督抚权限:1为奏事权,2为军政权,3为外交权;二曰司道分合;三月道府存废;四曰审判办法;五曰地方自治实行监督。颇有创见。
《凌宵一士随笔》载:“清末督抚中,张人骏以悃愊无华,端重老成著,不随波逐流,迎合风气。历督两广、两江,均大疆繁剧。时髦政客屡攻之不能动。固以久为循吏,资望较高,而鹿传霖重其廉正,引为同调,在枢府中时加维护,极言其贤,其见信于上,不易动摇,亦多赖是也。庚戌七月,鹿卒于位,张挽替联云:‘溯太公急难以来,忠节相丞,名德有达人,特钟圣相;自先帝登遐而后,台衡代谢,中原正多故,又丧老成。’以圣相称之,亦见气谊相投。”
张人骏还曾数次游历崂山。据《胶澳志》记载,由崂山柳树台赴北九水道中,有张人骏的游山题刻。可惜现在已荡然无存。值得庆幸的是,在以“夜半钟声到客船”名闻遐迩的苏州寒山寺里,有许多书法大家的碑刻,远到宋明朝的岳飞、唐寅、文徵明,近到近现代的康有为、刘海粟、郭沫若。其中在钟楼的楼底中央,立着一桶程德全撰写的《重修寒山寺记》碑,碑阴刻就刻写着张人骏、程德全撰书的《募修寒山寺启》。虽然外界鲜见他的作品,可家乡人民却可以经常一饱眼福。在丰润腰带山(旧称遥黛山)的望海亭遗址上,就依然耸立着一块石碑,那就是一八九二年在家乡人民修建望海亭时,张人骏应邀书写的《遥黛山望海亭碑记》。
张人骏的书法作品虽然流传不广,却流传甚远。据有人介绍,在日本东予市的澄心斋就见到了近二百方中国古砚及清代李秉绶的画扇和两广总督张人骏碑记等文物,可见其作品之珍贵。
张守中离青岛回到石家庄后,曾给寄来所辑《张人骏家书日记》和几幅张人骏的照片,大都被本文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