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遗老张人骏(4)
辛亥革命网 2012-10-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一、广西梧州英轮事件。光绪三十三年秋冬之际,英国商船在广东梧州被劫,英医被杀,驻京英公使屡向外务部诘责,外务部下札饬兵严捕犯民,优恤英医,同时应英人之请,将粤东、两江缉捕权归英人统辖。捕权问题实为丧权辱国,部电一到粤人大哗.请人骏争回此权。人骏奏书达部,外部先不允准,激动全粤。电质外部,奋争多次,卒达收回之目的,人骏实为有力焉。同时英兵轮复测量惠州海面,原系旧督周馥所允,人骏照会英领事,令其退出。之后英港总督专程谒见人骏,其夫人亦同时拜见人骏夫人,均以礼待之,粤人以中国有此体面外交莫不交誉。
二、日本二辰丸事件。光绪三十四年春,日本大坂轮船株式会社之二辰丸火轮,满载军火来粤,至海界起卸,暗通军火贩商,企图谋取重利,为宝璧兵轮英管驾缉获,察知人骏。人骏令饬解来省,并令二辰丸所雇驳船起卸之华人作证,照会日本领事,按违约例全部充公,船主狡辨,日政府支持之,且以撤使领为挟。张人骏力驳。外务部屈于日本,主张"革除莫管驾,对船损估价赔偿。全粤引起民愤,发动抵制日货,清廷只好不了了之。
三、斯时葡萄牙又逐渐侵占澳门邻近之境界,张人骏设防严备,取其狡谋,挫其阴谋,得以保存国土。澳门是我国清代的一个外贸港口。鸦片战争以后,葡萄牙依仗英国的支持,于一八四九年三月发动武装挑衅,砸毁我国驻澳机构,驱赶我管理官员。一八八七年葡萄牙又在英国协助下,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条约》,获得永居管理澳门的特权。可是《中葡条约》签订以后,澳葡公然违反规定,在澳门以外大肆扩占领土。张人骏到任后,开始和葡方划界交涉。中葡澳门划界交涉持续了三年之久。澳门划界虽然交涉未果,却有利地粉碎了葡萄牙进一步侵占我国国土的阴谋。
四、捍卫南沙群岛主权。南海诸岛历来为我国疆土,光绪三十三年(1907)日本商人西泽吉次招集工人数百,率众乘“四国丸”侵占东沙群岛,建房居住、开矿,张人骏由河南巡抚升任两广总督不久,便亲自明察情况,搜集证据,与日本驻粤领事交设谈判,以理相争,为收回东沙群岛创造一个良好开端。同时又派水师提督李准、副将吴敬荣、刘义宽等带领化验师、工程师、测绘员、医生、工人及士兵一百七十余人分乘“伏波”、“琛航”、“广金”三艘军舰到西沙群岛巡察,测绘地图,查勘岛屿十五座,然后逐一命名,立碑升国旗。于永兴岛升旗鸣炮,公告中外,重申南海岛屿为中国神圣领土。当时其中一个岛屿就采用了张人骏家乡地名而命名为丰润岛(1947年民国内政部审定地名时,将丰润岛改为和五岛,现为东岛)。张人骏还命令将士在永兴岛升旗鸣炮,公告中外,重申南海岛屿为中国神圣领土。1947年,民国内政部将位于南沙群岛西部的一个滩涂改掉原有旧名,重新命名为“人骏滩”,以纪念张人骏的历史功绩。后由自山东巡抚继任两广总督袁树勋,再三磋磨,毫不退让,以尽量少的代价最后完成了与日方的交涉,达成协定并于1909年10月7日办理了东沙岛的交接仪式,可谓善终。此事可与吴大澄光绪十一年在黑龙江珲春建立界碑铜柱事,南北辉映,成为清季南北封疆大吏守土雪国耻之两大盛事。前事今日东北人尚有记忆,也见之史官;后事止见张公自记。
记我家在天津时,张公尚在,张公故后,李直绳军门来我家,亦未言此事。今我已濒将谢尘世而去之时(壬午),仍力疾书此,以留史册。而今事过百年,岛中恐已无任何踪迹,即命名勒石之石,亦不知尚在否也。”
(图为:张人骏(右)陈宝琛(中)朱益藩(左)合影《民国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