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抢米风潮(4)
辛亥革命网 2010-09-13 00:00 来源:新浪 作者:新浪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0年4月,即距今整整一百年前,一场自发的抢米风潮在长沙城内爆发,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这是清朝覆亡民国建立前最大的一次
庄赓良此时已有70多岁,且在湖南为官43年,与原巡抚岑某向来不和,在顽固派绅士中颇得人心。庄赓良出面,在顽固派绅士的支持下,暂时代理湖南巡抚(并未获得任命),基本上短暂平息市面混乱情形。
但是就在4月14日下午,顽固派绅士似与请来的暴徒(似乎是来自北方的青衣人)结合,开始有明确目标地破坏长沙城内洋人设施,长沙所有教堂,在本日几乎全被捣毁。而与叶德辉有重大利益的日本轮船公司等处则幸免于难。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实施后,创办的新学堂,被贫民认为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而对贫民子女就学并无惠益,也遭到焚毁。
1910年4月15日
重整治安混乱渐渐结束。
长沙开始重整治安,纵火者被就地正法,无秩序的混乱状况渐渐结束,湖北有新军部队开始往湖南省城进发,帝国主义炮舰也开往湘江长沙段。
1910年4月17日
湖南省“几大员”被革职。
湖北布政使杨文鼎被任命为新湖南巡抚。此后,4月27日刘永福被杀害。5月1日一理发匠和皮匠被处死。长沙秩序已完全恢复正常。
在此次震动全国的长沙抢米风潮中,巡抚岑某、布政使庄赓良、巡警道赖承裕等均被革职。
而此前利用灾荒,囤积米粮,且曾干扰建立义仓的劣绅王先谦、孔宪教降五级调用,叶德辉、杨巩革去功名,“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昔日在长沙声望甚高的保守派绅士,渐渐被历史唾弃,而新派绅士在辛亥革命后,即将出现在军绅政权的历史舞台上成为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