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抢米风潮(3)
辛亥革命网 2010-09-13 00:00 来源:新浪 作者:新浪 查看:
大事纪
1910年4月11日
飞涨米价逼死一家四口
由于前一年水灾的影响,加之洋商来湘籴米等原因,素称“鱼米之乡”“膏腴壤”的湖南,也闹起饥荒来,米价飞涨。
这一日上午,长沙南门外碧湘街乌春巷以挑卖沙水为生的贫民黄贵荪之妻,拿了丈夫挑卖水得来的所有制钱,赶到碧湘街戴义顺碓坊,想以80文制钱买一升米,米商以其中杂有不通行的制钱数文为由,要求其斢换。黄妻回家借得通行钱后,再往戴义顺碓坊,米价却已涨至85文。通货膨胀让黄妻感到绝望,她“采取了无力抵御的最后一招”,跳入老龙潭(今妙高峰旁的白沙路)中自杀而死。其夫听闻消息,带着在老龙潭边哭泣的两个小孩,一同投入老龙潭中。此消息很快就在长沙城内的饥民中传播开来。当时就有人咒骂:“戴义顺为富不仁,高抬米价,逼死人命”,并要求米商为四位死者备办棺材。
1910年4月12日
老妪与米店老板争吵引众怒
这一天正是长沙人过“三月三”节的时候,当天上午,长沙米价一度回落至70文一升,下午又进行回涨。
一位老妪于当日下午,再度前往碧湘街戴义顺碓坊买米,结果遭遇前一天死去的黄妻同样的遭遇。这位老妪采取的方式,是与米店老板戴某争吵。
当时碧湘街灵官庙正演皮影戏酬神,看戏的人们遂在碓坊前围观,最后激于愤怒,群起恐吓老板,并将碓坊捣毁。
巡警队接到报告前往抓人,逮捕了参与打砸碓坊的木匠刘永福。但群众制止巡警把木匠带走,由此引起冲突。善化县知县郭中广赶来处置,立即被群众包围。
郭中广答应次日开仓平粜,但这个许诺未经“领导点头”。次日,善化县知县郭中广即受到湖南巡抚的斥责。
1910年4月13日
巡警道对饥民耍威风遭痛打
长沙全城各米店碓坊均不敢对外营业。城市贫民聚集在关闭的米店前,听到木匠刘永福已被捉到南门外里仁坡鳌山庙(即后来的里仁坡小学)巡警分局的消息,纷纷前往南门外里仁坡鳌山庙。
黄昏时分,巡警道赖承裕(子佩)前往鳌山庙想要驱赶围观群众,并在饥民前扔下一句“现在,长沙高档茶楼天然台的茶,要价100文,你们不嫌贵,米是人人要吃的,只卖80文,你们就嫌贵”的混账话,激怒城市贫民。
贫民就高声喊打,并将70多岁的赖承裕吊了“半边猪”,即用绳吊起赖承裕一边手脚,有人还将猪屎塞进大叫大嚷的赖承裕嘴里,并有人朝其扔掷瓦片,致使其白发染红。长沙竹枝词说:瓦片飞来势最凶,顿教白发染成红。鳌山庙畔垂杨树,不系青骢系赖公。
赖承裕的一个随从马弁,佯装站在群众一边,说:这个老家伙不必要打,不如揪去让抚台算账。
在随从的引领下,围观贫民和背着赖承裕的随从一同从南门口进城,过南正街、红牌楼、司门口,途中随从背着赖承裕躲进臬台衙门(即今司门口沃尔玛超市所在地),而贫民队伍越聚越大,赶到又一村的抚台衙门前时,人数已近万人。在抚台衙门辕门套附近(今中山亭附近),群众高呼要求抚台立即开仓平粜,并释放木匠刘永福。
这是很古老的请愿方式,在四年前长沙遭遇自然灾害闹饥荒时,曾经发生过,最后以巡抚“温言抚慰”,彼此让步,使骚乱消弥于无形。但这一次,湖南巡抚岑某却不愿面对群众,也不愿邀请部分群众代表进抚台衙门商谈,而只是出示牌示,告以五天后,米价将至60文一升。但民众认为此前已被善化县知县所骗,不愿接受。愤怒群众在集聚后,情绪开始发酵,他们捣毁巡抚衙门辕门、照壁,部分粮店也被饥民劫掠。当夜,城市骚乱继续升级,因为人们认为英国等帝国主义此前一直在破坏粮食出口禁令,城市贫民将怒气发泄到部分洋人在长沙城所建的设施教堂上,到了半夜时分,部分外国教堂遭到冲击和捣毁。
1910年4月14日
贫民请愿军警失控开枪
城市贫民由骚乱而至暴乱。当天上午,城市贫民聚集在巡抚衙门前,再度要求释放木匠刘永福,同时要求建立正规的义仓制度,向贫民施米。但是,在巡抚衙门前警卫的新军忽然失控开枪,打死打伤百姓数十人。围观的群众在枪声中狂呼,相率拼死,登屋放火,巡抚衙门在一片火焰烛天中被焚毁。
而此时,湖南顽固派绅士则在城内一处公馆开会,要求让执掌湖南的二把手、湖南布政使庄赓良接替湖南巡抚岑某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