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首义纪事(连载3)(3)
辛亥革命网 2011-08-1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乃哲 查看:
●郑士良(1863-1901)
广东归善(今惠阳市)人。
原名振华,字安医,号弼臣。
1881年广州礼贤学校读书。
1886年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校与孙中山同学。
1888年缀学回家开设同生药房,并专门联络会党,为远近闻名的三合会首领。他痛恨满清政府,并赞同孙中山的革命主张。
1894年参加兴中会以后,成为香港兴中会核心人物,与陈少白成了孙中山的左右手。
1895年与孙中山共同策划广州起义,失败后与黄耀庭、黄福、邓子瑜等经下沙、三洲田转回香港。随即同孙中山赴日本。
1899年前后,郑受命返回广东,召集会党并以三洲田为掩护,准备时机一到,即发动起义。
1900年6月,孙中山任命他担任三洲田首义革命军(即惠州革命军)司令,指挥了三洲田首义。失败后去香港。
1901年被德寿所派奸细毒死。
●黄耀庭(1872-1922)
在三洲田首义时任副司令兼东路先锋。
他是兴中会最早的会员,原名恭喜,是中山先生为他改的现名,深圳湾畔下沙村人。今天他的后裔仍在该村居住。
据辛亥革命史书记载:当年在宝安、沙头、深圳、盐田一带由众多弟兄参加了乙未起义,黄耀庭是他们中间杰出的代表。
乙未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孙中山从广东撤退时,不慎扭伤了腿。是黄耀庭不顾一切背着他跑过一段路,撤到了安全地带。孙中山搭船回到家乡,将老母和家眷迁到檀香山,以避免清廷的追杀。
黄耀庭随后也去了南洋。他在南洋华侨中不断宣传革命思想,吸收发展兴中会员,并为新一轮的革命武装起义筹集经费,做了大量的工作。
1899年前后,他同黄福等从南洋返回故乡,恰好遇上英国人吞并九龙、新界。当时英国鬼子炫耀武力,气焰嚣张。以驱赶新界五大姓为名,军队越过深圳河,占领了今天深圳罗湖福田和沙头角一带,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极大愤怒,纷纷自发起来,捍土保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坐视不管。黄耀庭的故乡沙头,也沦于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