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不知未来的革命(3)
辛亥革命网 2011-12-23 00:00 来源:东方今报 作者:李长需 查看:
死于告密
在省优级师范学堂的指挥部里紧张等待黑夜来临的张钟端,却没有想到,即将来临的黑夜成了他们的坟墓。
就在他们紧张准备时,他们的敌人柴得贵,早已布置好一切,就等在黑夜中埋葬他们。这个巡防营的统领,曾得革命军协统张照发的联络,愿意共同起事。但是,当齐耀琳接替宝棻巡抚任后,他转而成了告密者。此后,他不露声色地参加12月19日法政学堂的会议,准备“骑墙”,若得起义军总司令之职,便革命;不得,便死心塌地效忠清廷。
最终,因张钟端的反对,他未能如愿成为总司令。这让他成了忠实的告密者。他安排巡防营的张光顺、江玉山,在张照发的介绍下加入革命军。二人唯恐革命党人不信,烧香盟誓:“如有二心,雷霆击死!”得到革命党人的信任后,他们参加了革命党人的每次聚会。最终,起义计划被二人告密,柴得贵掌握得一清二楚,并报告齐耀琳。
寒夜里,冷风吹过优级师范学堂。幽暗的灯光下,柴得贵的巡防营数十名士兵,已悄悄包围了学堂。而学堂内,张钟端和周凌卓、沈竹白、李干公等人,正盯着时钟,静等凌晨3时的到来。
夜11时,有学生突然发现学堂外的士兵,赶紧报告。学堂内一时紧张万分,张钟端却镇定地对单鹏彦说:“你们快去命焰火队放火鸣炮,提前起事,其余人快作准备,随我突围!”
他们准备跳窗而逃时,柴得贵、张光顺等已带领人马拥进礼堂。张钟端这时方才明白,是他们告的密,但为时晚矣。除了刘荣堂、李锐五趁乱翻墙逃出外,其他21人当场被捕。
这时候,冲到院中的单鹏彦,见保卫司令部的敢死队员,正赤手空拳跟大队清兵搏斗,他或许意识到,没有武器装备的革命军,结局是注定的;而事先议定的夺取铁塔寺军火库的计划,在现实面前显得多么苍白。
凌晨2时,柴得贵命人故意放了一把火。见到火光的李心镜带领十几人冲向街头,旋即被捉;在城西北角的吴沧洲,一看时间不对,城内又响起了枪声,城上的清军也对着他们射击,知道事败,就马上把队伍撤了出去;而在南关和东大堤的仁义会革命党人,也知道事情败露,手无寸铁的他们,知道无法营救,只得遣散仁义会众返乡;未来得及转移的,到天明时,50余人悉被抓获。
开封第二次起义,又告失败。或许,他们当初决议起事时,就料到了这个结果。
和谈中的死亡
张钟端等人被送到了抚署营务处,营务处参谋商作霖、巡警道邹道沂、开封府知府吕耀卿和祥符县知县舒林基联袂提审。
第一个被提上来的是张钟端。商作霖拍案喝道:“你们引匪聚众,放火暴动,若不承认,以大刑处之。”张钟端坚不承认,商作霖恼羞成怒,重打了40大板,又用军棍酷打一通。张钟端不为所动,喝道:“汝以为我为何等人,即何等人,日后自有公论。”商作霖问:“汝是何等职务?”张钟端答道:“河南军政府参谋长。”又问同党共有几人,张钟端答道:“满奴汉奸外,皆是同党。”
慷慨激昂中,张钟端直言抗争:“以天不祚豫,事之不成,数也;汉族健儿岂屑向满奴乞命哉?矧自有幸福靡不由积血购来,吾人不流血,谁复肯流血者?但尔辈亦属汉种,居然效忠满奴自残同类,反躬自问,良心应知愧怍。指日民军北上,扫虏穴庭,凡属汉奸难逃斧钺,幸抉吾目悬诸国门,旦暮望之耳。”
商作霖被气得暴跳如雷,挥挥手,让人把张钟端押下,继续提审其他人。王天杰、张照发等皆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淋漓尽骂之余,高呼“革命万岁”。
12月24日(农历十一月初五)清晨,一场风雪席卷开封,阴沉的彤云密布满天。漫天的飞雪中,张钟端、王天杰、张照发、刘凤楼、张德成、徐振泉、李鸣绪被押上刑车,向着开封西关行进。茫茫的街道上,车印和脚印向远方逶迤,但很快被积雪覆盖。
西关到了,张钟端第一个被绑上木桩。临刑前,他握着得以幸免的周维屏的手说:“吾等今日系生死离别之时,愿君生一时负一时之责任,刻骨铭心,勿忘今日。倘异日脱离难关,再接再厉,吾等九泉相助共成大业,为吾等报仇,不啻为同胞复仇也。”
言毕,枪声大作。身中数十枪,依旧高唱“革命万岁”、“共和万岁”,倒地而亡。其余各人,皆身中十数枪,头脑成齑粉,无可辨认。入暮,王梦兰、李干公、单鹏彦和崔德聚被击毙于南关。
入夜,风雪更剧。11位烈士的尸体,瞬间覆于雪中,没了影踪。“白沙盈赤血,飞雪冥横尸。”开封一位老诗人,当天沉痛地写道。
这一天,是南北双方约定停战、和谈开始的日子,按照约定,这一天是不允许审判和杀戮的,但张钟端等11人,却在风雪中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