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申芗和群英会事件(6)

辛亥革命网 2010-09-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黄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2年2月27日夜,武昌城内发生了一起由各团体发起,亦有军人参与的暴力行动,一时枪声、口号声响彻全城。这次暴动被称为“群英会事件”,

  其二,第二镇统制张廷辅被刺的问题。张是文学社社员,2月27日夜,被人刺杀于武昌大都衙巷寓所,妻贺氏亦受重伤。有人说,张廷辅是孙武授意黄申芗令人所杀,一些辛亥老人曾为此引起争执。其实,孙武当时成了众矢之的,自顾不暇,岂有谋害张的可能。黄等方倚文学社各领导人为奥援,更不会出此下策。原来张廷辅某日巡逻,见有军人劫取民间财物,经讯明为首的是第十七标第三营督队官罗大纲。张除当面斥责以外,并说要通知其直属长官惩办。罗跪地哀求,他仍记其职务姓名而去。罗由惧生恨,常恐生命不保,故乘纷乱之际,纠集多人杀张免祸。傅瑞华先生曾为此事采访过多位辛亥老人,可以引为佐证:“1958年,我和当时参加群英会暴动的梁维亚先生谈起这件事,他轻描淡写地说:‘张廷辅被刺杀和孙武被黄申芗驱逐,是同一天夜半的事哩。’问目睹其事的熊秉坤先生,熊先生也说这两件事是同一天夜间发生的。既然都是同一天夜间的事,黄申芗怎会一面驱逐作为军务部长的孙武,一面按照孙武的意旨办事呢?这实在不能不令人怀疑。同年的某一天,我特意走访梁维亚先生询问真相,梁先生说了这番话:‘罗大纲刺杀张廷辅,纯是由于个人的私愤。什么私愤呢?黎元洪出走王家店,城内秩序混乱时,张廷辅在城内巡查,发现罗大纲有抢劫行为,当即严厉申斥,并说罗该杀。罗怀恨在心,所以趁群英会暴动的时机,率兵刺杀张廷辅。’梁、熊两先生都是共进会员,文学社社员中是否有人持同一说法呢?有,最近我和文学社社员万鸿喈谈到张廷辅被刺杀的问题,他的说法竟和梁维亚先生不约而同。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张廷辅被刺杀的真相吗?”

  一些因群英会事件而去职的人,便归咎于黄申芗,认为是他破坏了秩序,或者各打五十大板,“湖北的事情是孙武、黄申芗两人搞坏的”。其实,破坏了秩序的应该说是那些混进革命阵营,“咸与维新”的保皇党人、立宪派、官僚政客及党人中的蜕化分子。正如温楚珩所说:“参加咨议局会议桌上之官僚政客,其声价反比多年革命老同志为高,此种现象,当时已令有识者灰心丧气。汤化龙、胡瑞霖……等辈利用此弱点,呼朋引类,纷纷混进革命阵营,盘踞黎氏左右,扩大其权威,玩弄党人,肆其排挤之术,使革命政权太阿倒持。”当新生的革命政权眼睁睁地看着落入他人之手,革命党人不做一声,不与之抗争,这正常吗?如果没有发生群英会事件,湖北的事情是否能够好起来呢?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只是一厢情愿。以袁世凯为首的反革命势力,视革命党人如眼中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必欲除之而后快。湖南是首先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之一,党人焦达峰、陈作新被推为正、副都督,应该说形势一派大好。可是好景不长,旧官僚政客、旧军官发动兵变,焦、陈双双被害,一喋血都督府内,一暴尸街头,军政大权落入宪政派手中。浙江光复会首领王金发不也是当过几天都督吗?结果怎样?还不是被袁世凯赶下了台。

  以“改良政治”为目的的群英会事件,和紧随其后的祝制六事件、南湖马队事件、改进团事件,其良苦用心都是为了挽救即将丧失的革命成果,但事与愿为,被黎元洪坐收渔人之利,这是黄申芗等革命党人始料未及的。

 

二○一○年九月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