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张良庙前忆祖父向岩(7)

辛亥革命网 2011-11-2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向虎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伫立在张良庙“英雄神仙”碑前,思绪万千,眼前浮现祖父90年前捉放管金聚的画面,只是他革命生涯中的一小片段。正如著名辛亥革命史学家

  陶铸赴延安途径陕南,也参观了张良庙并赋诗《过留坝谒留侯庙》:

  停车闲步瞻遗容,

  敢效亡秦抒所衷,

  遥望延城光万丈,

  轮声欲起夕阳红。

  陶铸一定见过“英雄神仙”那块醒目大碑,但不一定知道祖父20年前在这里捉放树碑人管金聚的故事。

  父亲向刚当年有篇美文记述着“筑庐”的故事:

  ……而吾鄂豫边区副指麾陶铸任淘先生适以指麾军队路过寓庐,吾父邀其小憩,相与叙欢,天渐晚乃止宿焉。陶叹所居湫隘已甚,吾父笑曰:吾乡十年八水,田售不出,小儿女辈学膳诸金催缴颇甚,遂撤旧庐以价之,此盖寄居友朋家中耳。陶怃然,翌晨谴县府一科童科长往诣边区行署提款三仟圆,嘱迅料理代造一屋为吾父半生革命之纪念。吾父坚辞弗许,陶强置而去。未几,吾母鸠工庀材,于莽苍庐之故址,复构斯庐,历时二月余乃成。

  斯庐也,不琢不饰,求足蔽燥湿寒暑而已。绕庐而望,翠竹婀娜兮三两竿,怪石揭蘖兮拿虎豸。涤平场击剑,驰浅草调驹,临清溪垂钓,拓荒野樵苏。妙湛寂兮父跏趺,焚香擅兮母礼佛,音琳琅兮吾诵经史百家之书,天真烂漫有吾雏弟兮,独自弯弓驸矢射杀狾犬与孽狐,此庐内外吾家之乐也!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美国著名进步女作家,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1940年春,她来到硝烟弥漫的大别山,应“妳70岁的朋友——向岩”邀请,冒雨赴田二河对中国战区作最后一次的告别战地采访,受到祖父热情款待。史沫特莱检阅着由谢威副团长指挥,经过军事整训和整治改造后,由我党掌握,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汉川国民军团。晚上,童世光送给她缴获日本军官抽的香烟,她边吸边谢:“战利品,很好,谢谢!”童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外文系,操起久未使用的英语与她彻夜长谈。他从祖父鼎力支持我党抗日救国和怒斥日寇诱降的民族气节介绍到村民直选乡、保长,建立自卫队,发展“抗日十人团”,真正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民抗战……英语中偶夹少许中文。次日,祖父为这位国际友人举行宴会,欢迎词中引用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童不知如何翻译卡了壳,随后高声唱道: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人们报以热烈掌声。史沫特莱在《中国的战歌》书中这样描写着祖父:

  三月中旬,我在敌后作了最后的一次旅行,穿过湖泊,在倾盆大雨中去访问年高德勋的老县长向岩。这位老人已经建立了一支非常坚强的地方武装,尽力用他自己的方式报效祖国。我在田二河见到他,这是座荒凉凄惨的集镇,反复多次被日寇扫荡过。老县长和他的县政府过着戎马倥偬劳苦勤奋的生活,国民党县政府的车轮还在运转,与他坚持守土抗战和誓死殉职报国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给我看了一个名叫丸山的日本军人写来的一封乖巧的劝降信,赞扬老人经世卓识,学贯古今,皇军佩服五体投地,有请大驾出山,“走马上任”屈长汉川傀儡政府。……老县长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用一首古体诗,给予轻蔑傲然的回绝。复函中写道“予万不得已时,杀身成仁,义如泰山之重,非可苟安己也。”风骨凛然,日寇虽暴,奈何以死惧之?

  史沫特莱被祖父崇高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动,举起相机,精心为老人拍摄一幅手捧诗卷读书照。感谢陶铸老一辈革命家,历经70个春秋保存下这张珍贵的图片。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