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张良庙前忆祖父向岩(5)
辛亥革命网 2011-11-2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向虎雏 查看:
四 古稀请缨赴前线国共团结战倭寇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主要工作应放在战区和敌后,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方针。避居鄂西的祖父年近古稀,带着“在汉川搞一个国共合作的典型,为全国军民示范”的蓝图决计出山,1939年请缨担纲桑梓战区县长,战斗在抗日斗争的最前线。鄂豫边区党委认为祖父的到来将使“边区政治形势发生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转折”,在田二河组织4万群众参加的“拥戴向岩”大会,祖父用高昂声调,慷慨陈词:“抚今昔兮,蹉跎!瞻国事而长吁……今后,惟有追随吾挺公念公(注:即叶挺、李先念)及诸大豪杰大名士之后,凤翥鸾翔,龙骧虎步,为吾中华民国最后写一页有声有色有趣有味之光荣史也!”万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边区党委统战部长陶铸赞扬说:“向岩是革命的老前辈,他作汉川的县长,是汉川的光荣!”
祖父上任伊始,就任命中共天汉工委书记、燕京大学外文系毕业生童世光为主管武装保甲的科长;又破除国民政府县兵团不设副职(团长由县长兼任)的清规戒律,特别任命共产党员、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生吴师筑为副团长。尔后因吴轻率枪杀混入国民兵团的两名痞子兵,祖父为此非常生气,边区党委另派李先念部第六团政治部主任谢威接任吴的工作,这样从组织上保障了共产党直接指挥国民党军队的合法性。祖父又决定原汉川县直区属8个中队尚剩的300条人枪统一参加新四军整编,创造了在无成建制大部队为依托的条件下,李先念部第四团迅速扩充为拥有千余条人枪的正规部队,为鄂豫边区的武装建设作出了特殊贡献。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自称是中国“半个抗战领袖”的陕西籍国民党128师中将师长王劲哉十分不满李先念收编汉川的军队。他遴选800名精兵强将扮成土匪在竹桥敲山震虎企图引出我军主力,再设下口袋吃掉李先念的第四团。结果偷鸡不着反蚀一把米,被新四军打得落花流水。拥兵3万的王劲哉是连日酋都闻之色变的抗日将军,对竹桥惨败大为光火,他给新四军亲下战书,誓决雌雄。祖父心急如焚,担心国共两军将为此酿成更大军事对抗。边区党委遵循党中央复电“128师师长王劲哉与我方有过合作关系,要以忍让做团结争取工作。”的指示,遂请祖父利用与爱国名将杨虎城的友谊出面调解。
原来王劲哉是杨虎城西北军49旅旅长,1924年直奉交恶时,祖父持孙中山密令赴陕北榆林指导井岳秀、杨虎城谋捣幽燕曹锟、吴佩孚。适逢杨虎城大病卧床不起,特请祖父代其统领远驻各地的部队,此时的王劲哉仅是帐下名不见经传的下层官佐。何况祖父是日本东斌陆军学堂科班出身,文韬武略,能征善战,当年长驱500里生擒管金聚的儒将风采王劲哉记忆犹新。如今他乡遇故人,又在湖北重逢,“孤独”的王劲哉倍觉温馨,故常来书信,时赠礼物,对祖父执弟子礼。根据边区党委的恳请,1940年5月12日祖父致信王劲哉:
湖北省博物馆1982年、2011年分别给向刚、向虎雏父子的收藏证书
2011年10月湖北省博物馆给向虎雏特制的“竹桥事件”信札影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