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学说在上海的(3)

辛亥革命网 2011-03-21 00:00 来源: 作者:傅 绍 昌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上海是近代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它在我国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学说在上海的传介,

  此外。戴季陶还侧重介绍了社会民主党的纲领和活动。1912年4月2日至4日。他在自己任主笔的民权报》上发表德国社会民主党政纲评》一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及党员义务等条款。文中首先认为社会民主党之根本思想,发源于十八世纪中自然主义之哲学’:‘生张废除私有财产制度,而实行社会共产。”并指出:虽因此限制个人之行动,然保护贫民生活,限制富人专制,实为维持人类天赋自由之要,绝非妨碍自由也。”还说:这就是所谓共产主义是也。社会民主党,则以此主义为主义。”接着,简述了该觉之政纲,为‘以建设自由的民主国家为目的。”还介绍社会民主党党员应尽原则之义务”有:现今政治及社会之状态,颇不正当,吾党宜尽全力以矫正之,打破之”;‘年土会民主党须打破现在之薪金制度,而使各劳动者享受劳动所得之全额”;劳动者,欲得政治上及经济上之解放,除协同一致,为利益而奋斗外,别无进行之法”,等等。[ 6¨P320- 322]这些介绍和评述有助于中国人民了解欧洲社会民主党的政治主张和组织情况,对当时民初政党组织的建立起着借鉴与参考作用。总之。戴季陶在辛亥革命后。接受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特定理解的思想影响,对社会主义作了传介。这不仅使人们受到启示,增加了对社会主义的了解,而且为他日后在五四”时期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欢迎态度和积极鼓吹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至于戴季陶后来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敌人。那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发展起来以后的事情,尽管有其必然性,却是可以别论的。  

 二、中国第一个标榜社会主义的政党的成立及其活动 

  辛亥革命后,民主精神普遍高涨,人们参政意识显著增强。一时间,形形色色的政党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上海起义成功以后,除同盟会和光复会公开活动外,还成立了大小30多个党会,甚至出现了标榜社会圭义的政治团体,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江亢虎领导的中国社会党。江亢虎,江西弋阳人,早年到北京上学。1901年东渡日本考察政治,半年后回国,被袁世凯招聘为北洋编译局的总办兼埘匕洋官报>总纂。不久,又去日本求学。回国后任刑部主事和京师大学堂日文教习。1910年赴欧洲考察。接触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派别。特别受到无政府主义的影响。通过这次考察,江亢虎认为社会主义已成‘二十世纪最流行之主义”。于是,‘自寰游归,极力倡导社会主义。“起初,江亢虎鼓吹‘三无主义”,即无宗教、无国家、无家庭。1911年打出了社会主义旗号,公开宣讲社会主义。同年8月,江亢虎在上海组织社会主义研究会”,出版社会星》杂志。当时,江亢虎宣传的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改良学说。191 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江亢虎以为即将实行政党政治’:于是在这年1 1月5日(即上海光复的第二天)将社会主义研究会”改组为中国社会党。中国社会党成立于上海张园。江亢虎任社会党上海本部部长。在成立当天发表的昏国社会党宣告》中。一开始就宣布自己的宗旨:民军起义。假种族革命,演政治革命。惟政治由社会造成,故社会革命尤为万事根本。社会主义欧美极盛,在中国则本党实为最初惟一之团体机关。其宗旨在于不妨害圉家存立范国内主张纯粹社会主义。”接着宣布他的八条党纲:赞同共和、融化种界、改良法律、尊重个人、破除世袭遗产制度、组织公共机关、普及平民教育、振兴直接生利之事业、专征地税、限制军备。

   中国社会党是我国第一个标榜社会主义的政党。该党的总机关——本部事务所设在上海,在江、浙和南方各省以及京、津等地设有分部。上海本部机关刊物有社会日报>、队道周报》和社会党周刊》等,各地支部也均有机关刊物发行。中国社会党的骨干为惜阴公会、嫉铎报》馆、女子进行社等团体的商界、学界人士。党员多为知识分子、工商业者和破产的农民及手工业者至1911年末,在全国各地建立支部四百九十余起’i党员达伍十二万三千余人”。这个数字是中国社会党自己公布的,难免有夸大之处。而实际上它吸收党员也确实漫无限制。‘无论任何人,不须介绍,,,皆得为党员”,且来去自便,故成员多少并无实际意义。许多成员其实对社会主义一无所知,连江亢虎也不得不承认此中真能了解且信从社会主义者,实居最少少数”,现在当鼓吹时代,只要他入党,晓得这个名词就是好的。”但其中确有一批热心于社会改革的进步人士,如苏州支部的总务干事陈翼龙,在他的影响下参加中国社会党的,苏州有颀颉刚、叶圣陶、王伯祥等,后来在天津还有李大钊。

    他们为什么参加中国社会党?顾颉刚等后来回忆道:在当时,‘竿土会主义这个名词确实新奇可喜,而且在实质上它要均贫富,达到不劳动不得食的境界,比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似乎彻底些。所以凡是有些理想,好高骛远的人们就参加了社会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