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学说在上海的(2)

辛亥革命网 2011-03-21 00:00 来源: 作者:傅 绍 昌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上海是近代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它在我国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学说在上海的传介,

 孙中山在宣传社会主义的同时,也介绍了马克思及其学说。1912年10月,他应中国社会党本部的邀请,在上海中华大戏院连续三天演说社会主义。事前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党曾表示对于社会主义深以流动鼓吹为一己之责任’:约期逐日演讲,务期发阐社会主义之真理”。并说此种社会主义学说甚多,不若普通演说数小时所可竣事。为此,上海民立报》专门发表通告:牛山先生历年游历外洋。对于社会主义含蓄甚富,确订阳历十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午后三时至五时,在英租界三马路中华大戏园开会请中山主讲席。” 

  孙中山在演说中。简要地介绍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及其主要流派,认为牡会主义不独为国家政策之一种。其影响于人类世界者,既重且大。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并说在众多的社会主义学说中,共产主义本为社会主义之上乘。研剐P508)在说到各种名目的社会主义时,孙中山对马克思及其巨著资本论》情有独钟,极为推崇,他称赞说:厥后有德国麦克司(马克思)者出,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为髓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面无条理之学说,遂成为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所本,不复专迎合一般粗浅激烈之言论矣。并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公有”学说是得社会主义之真髓”。这是孙中山首次对马克思和资本论》的介绍和赞扬。后来他在廷民主义》演讲时又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中的圣人’:马克思是科学派”社会主义。所以他的学说一出来之后。便举世风从,各国学者都是信仰他。都是跟住他走。

    在演说中,孙中山对工人阶级的境遇和斗争深表同情,认为世界一切之产物,莫不为工人血汗所构成。故工人者。不特为发达资本之功臣,亦即人类世界之功臣也。”但这位功臣”却受到资本家的睬躏虐待,,,这使他感到不平”。并说工人受资本家之苛遇而思反抗,此不能为工人咎也。、演说还分析了社会革命兴起的原因,认为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发生贫富两极分化,导致社会革命的根源。他说:至社会革命。原起于少数大资本家之压制多数平民耳。在各国贫富之阶级,相差甚远,遂酿成社会革命,有不革不了之势。、09’因此,只有将土地和资本归公,即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才有可能避免两极分化,谋社会永远之幸福”。、补中山的这些讲话,显然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和消灭私有制等原理的粗略介绍。 

 演说还重申他锻赞成采用社会主义”,欢迎其利国福民之神圣。”并赞扬社会主义制度说:我国‘L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后,不仅‘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而且‘人民既不存尊卑贵贱之见,则尊卑贵贱之阶级,自无形而归于消灭。农以生之,工以成之,商以通之,士以治之,各尽其事,各执其业,幸福不平而自平,权利不等而自等,自此演进,不难致大同之世。’这些表明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确实是十分真诚。

   孙中山这次演讲社会主义。盛况空前,产生了轰动效应。1912年10月17日的饫铎报》曾做如下报道:‘全场秩序井井有条,第一日与会者不下千六百余人,第二日两千余人。第三日三千余人,会场己无隙地可容。”这种盛况固然有许多人是出于对孙中山的仰慕而来,却也是被社会主义的新奇和魅力所吸引。

   综观孙中山往上海中国社会党的演说>,显然比他早先谈的社会主义大大地丰满了。演说概述了他此时对社会主义的全部认识,不仅谈到了社会主义的各个流派,更为精彩的是谈到了马克思,谈到了资本论》,谈到了共产主叉是社会主义之上乘”等等。但也要看到,在演说中对马克思学说仍有许多误解和附会之词。尽管这样。孙中山这篇演说仍不愧是他介绍社会主义和马克思学说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力作。 

  戴季陶,早年留学于日本法科,1909年归国,在苏州的江苏地方自治公所担任教习,讲授法学。不久,即至上海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职于《中外》、,同时又常为民立报》撰文。191 1年春,终于文字祸起,遭到官方缉捕,于是亡命南洋槟榔屿,托身于革命党人雷铁主办的光华日报》,并经雷氏等介绍,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后,戴季陶即由南洋返上海,积极投入革命洪流。191 1年底,孙中山由海外回到上海,戴季陶以党员记者的资格首次谒见,迅即受到器重。不久担任上海民权报主笔。 

  在辛亥革命前戴季陶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同时。就介绍过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辛亥革命后,戴季陶宣扬的社会主义内容与孙中山的基本一致。他认为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相通的。前者为革命之稳和者”,后者为革命之激进者”。稳和者,‘生张自政治上求改革,于是标榜民族、民权、民生主义,而实行政治上之革命,激进者,观乎世界大势之推移,非世界改革不足以尽去社会之恶魔也,于是主张社会主义,而提倡世界革命。”二者‘生张虽异。然而其推翻现政府之目的则一,故此二派又合而为一致焉。,卅P511)在谈到近世欧洲思恕之输入时,戴季陶指出,中国主张革命者除i日时固有之革命思想及攘夷思想外,还受近世‘民权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思潮之陶融”,因而主张革命不仅要革除满洲皇统”。而且要以实行民权主义之政治,图谋社会主义之幸福为归著焉。J卅P719并声称就近代思潮来看,如言政治,则以共和政治为最美;言人类幸福,则以社会主义为极致。蜒卅P684)这些表明,此时站在思想理论阵地前沿的戴季陶力图在理论上阐明对三民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也就是说。他在认为三民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相通的思维定势下在宣传三民主义的同时。也赞美了社会主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