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的几个剧社(5)

辛亥革命网 2012-05-22 00:00 来源:广州文史 作者:林叔香 黄德深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清末,孙中山先生鼓吹革命,有志之士,响应者日多。戏剧演出既可作为对群众宣传革命和筹款的好方法,同时也可以藉戏班为掩护,进行革命

   由于该社是陈少白等人所组织,而所演新剧都是宣传革命、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和针砭时事的剧目,以演文明新剧为号召,因此社会上也称之为“志士班”。

   当该社在香港、广州等地演出时,每幕都有布景的油画,并有灯光装置。演出的白话剧,是说白的,没有唱的,与日常生活的情景接近,表现了剧坛的新趋向。过去广东只有锣鼓戏剧,没有这种白话剧出现,所以初演时便轰动一时,且因其为“志士班”,人们对之亦是另眼相看。

   该社所演的剧目有:《余也直》、《父之过》、《西太后》、《梁天来》、《沙三少杀死谭亚仁》、《李觉》、《外江壮士》、《家庭恩怨记》、《自由女嫁堂倌》等,而以陈少白所编的《父之过》和林介仁所编的《梁天来》、《西太后》等剧最为人们所赞赏。

   《父之过》一剧的内容,是描写香港拆白党谋财害命的罪恶活动的,将其中所谓风、火、徐、尧、柴、马、离、降、经、皮、朵、目、灭、笃、发、萨等各种骗术尽情揭破。演出后,香港的拆白党不满,认为该社有意将他们的勾当揭穿,无异于将其饭碗打破,曾写信警告该社,要其停演这出戏。但该社员工均置之不理,依旧继续演出,香港的拆白党也无奈他何。林介仁所编的《梁天来》一剧,则叙述清朝雍正年间,广东番禺县石井乡谭村恶霸凌贵兴横行霸道,迫害梁天来全家,火烧石室,弄至七尸八命一案,梁天来侥幸免于烧死,但已沦落街头,极其狼狈,后来告状申冤,凌贵兴又贿赂大小官吏,使梁天来投诉无门,冤不得申,凌贵兴并欲斩草除根,谋杀梁天来,以遂其霸产灭证的罪恶阴谋。其中情节,曲折离奇,是当时当地的真人真事,为广东人所熟识的。此剧因伸张正义,揭发恶霸勾结贪官污吏,演来令人十分感动。其中复有凌贵兴为其母祝寿时,在家演戏,演《山东响马》一出,由陈兆文饰单雨云,由朱普泉饰广东先生,以粤剧锣鼓戏演出,演来亦极精彩,是戏中有戏的。演出后极得社会人士赞赏,后来粤剧戏班将此剧改编为粤剧演出。

   《西太后》一剧,是描写慈禧太后的荒淫无道和太监李莲英、安德海的贪得无厌,揭露了清廷的腐败黑暗。

   该社最初出现时,以演文明新戏轰动一时,深得观众赞赏,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后来亦因不善经营,日渐亏累,逐渐演变而为商业化。演出的剧目,已远逊从前,而且粗制滥造,渐趋腐化。昔时之所谓文明新戏,便被人视为不光彩的称号,为观众所鄙弃。没多久便逐渐与粤剧戏班相结合,一些演员转入粤剧戏班当演员,一些又转入香港电影公司当演员。其中如林坤山、朱普泉、伊秋水、林叔香、陈兆文、陈非侬、黄寿年等原是该社的编剧人员,后来亦投入粤剧戏班为编剧者。该社为时不久便解体结束了。

  四、民乐社

   民乐社也是演白话剧的,为同盟会成员陈少白、陈雁声、郑校之、黄世仲、黄汉生、谢盛之、胡津霖、郭式雄、陆魂霆等人所组织,成立于民国三年(1914年),在澳门成立。后来迁回广州长堤海军俱乐部,公推陆魂霆为社长。演员共一百多人,与琳琅幻境剧社互相联系,有时两个剧社的演员互相调动演出。该社与琳琅幻境剧社一样专演新剧宣传革命,所演的剧目有:《外江壮士》、《暗室明灯》、《李觉》、《妻党》(是陈少白所编,后来粤剧戏班改编为粤剧,易名为《乖孙》)、《杀子报》等。

   当时军阀龙济光踞粤,他的军队称“济军”,极蛮横霸道,无恶不作,欺压人民。他们在广州市内常常到商店购物,随意给价,甚至不给钱强行取货而去。他们有时手拿一个贮清水的玻璃樽在街上行走,故意与行人相碰,将玻璃樽丢在地上打破,便揪着路人,硬要赔偿损失,否则就揪着殴打,必取得“赔款”才肯罢休。此种勾当,当时是司空见惯的。广州人民对此愤恨至极,但亦无可奈何。后来市面流行称横蛮的人为“济军”,就由此而来。但是当时人们讳言“济军”两字,乃改称之为《外江壮士》。民乐社演出的《外江壮士》一剧,即描写“济军”的蛮横罪恶。有一次在汕头市演出这出戏,激怒了龙济光的军长莫擎宇,立被禁止演出,莫并勒令该社限期出境。该社在军阀的淫威迫害下便解体结束。

   该社的演员在解体后,一些转到粤剧戏班当演员,如小湘凤(即靓少凤)、扎脚三、金丝猫、银丝猫等,武生大口容,小武三风,小生银牙昭等,则远至安南堤岸水兵街新瑶台戏院当演员。而原来编剧的蔡了缘、黎凤缘、冯显洲等则先后转入粤剧戏班编撰粤剧了。

   除以上所述“采南歌”班、“优天影”班、“琳琅幻境”剧社、“民乐社”外,尚有“振天声”、“振南天”两班,也是编演新剧,宣传革命的,都是为时甚暂,旋即解体了。又以上各班、社,成立时期虽有先后,但都相距不远,有因当时情势所迫,不得不停顿下来,另组新班的。如振天声班,在南洋演戏,为香港八邑水灾救援会筹账款,成绩甚佳,返香港时原想到广东省内各地继续演出,宣传革命,不料为清廷官吏(保皇党)告密迫害,指为革命党宣传的戏班,禁止演出,不得不停止活动。事实上,所有上述各班俱为革命党(同盟会)所组织,其作用俱是宣传革命,为同盟会供给革命费用,所以在辛亥革命前,各戏班对革命工作是取得一定成绩的。孙中山先生当时搞革命,是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号召的,辛亥革命以后,部分同志以为清廷已被推翻,大功告成,无须再用戏班宣传了,便逐渐涣散,以前的热情亦逐渐消沉下来,以后此类宣传革命的戏班就不复再出现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