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的几个剧社(3)

辛亥革命网 2012-05-22 00:00 来源:广州文史 作者:林叔香 黄德深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清末,孙中山先生鼓吹革命,有志之士,响应者日多。戏剧演出既可作为对群众宣传革命和筹款的好方法,同时也可以藉戏班为掩护,进行革命

   优天影班为陈少白等所发起,陈氏长于中外文学,有口才而能干,曾办《中国日报》。《中国日报》是为宣传革命而创办的一份报纸,优天影班与新闻工作者接触频繁,报界人士受其影响便多倾向革命。新闻工作者黄鲁逸、黄轩胄、黄世仲、欧博明、卢骚魂、李孟哲、卢博浪等,都参加组织该班,而以黄鲁逸主持全班一切事务。该班组成后,演员的阵容甚盛,有武生冯镜华,小武生周瑜利、周少保、靓雪秋、范英杰、温惠刚,花旦郑君可、庞一凤、陈全钟、黄兆德、万盏灯,小生郑锦涛、郑一铁、谢仲坡,丑生姜魂侠(原是香港皇仁书院学生)、梁大公、樊岳云、何少荣、林叔香、梁松枝,女丑张叶池、卢叔牛等。此外,还有郑铁军、陈铁五、梁侠依、何侣侠、郑笏臣、潘汉持、李家照等,其中属于报界记者的占大多数,人材鼎盛,迥非其他粤剧班所能及。演员姜魂侠、郑君可等的演唱做工,尤为各地观众所激赏盛道。

   当优天影班筹备就绪正准备演出时,忽值光绪皇帝逝世。在封建王朝统治下,“国丧”期内是不能演戏的,须经过一百日后才能演出。该班组成后,因此迫得“湾水”(即暂时停业),全无收入,每日开支至为困难。黄鲁逸乃用白纸(“国丧”期内,禁用红纸)书写“怎样才好”四个大字,像横额一样悬诸门前。其用意,一方面以唱戏的“口白”方式表达当前的困难,另一方面则暗喻革命工作应乘此时机推翻清廷之意。后来该班在过了一百日的“国丧”禁期,才开始演出。

   优天影班演出的剧目:该班所有剧本,内容均取材于当代时事,多为平日在报刊上选登过的。以记者黄鲁逸、黄轩胄等所编撰的居多。其中宣传革命的如同盟会成员黄淑允(名丑貔貅苏之父)合编的《博浪击秦皇》等。针对时事,揭露官场黑幕的如《贼现官身》、《奸官跪地》、《义刺马仲仪》等。揭露鸦片、赌博流毒社会的如《黑狱红莲》、《梦后钟》等,揭露封建的残酷迫害的如《虐婢报》、《自梳女不落家》等。其余如根据我佛山人所著的小说改编的《恨海情天》,是描写列强侵略我国的惨痛事实的,与姜魂侠合编的《盲公问米》、《火烧大沙头》两剧,前者为破除迷信,后者以秋瑾一生革命事迹做背景。其他新剧还有很多,而经常演出,为观众所欢迎的,则有《火烧大沙头》、《黑籍冤魂》、《恨海情天》等几出。

   《火烧大沙头》一剧,完全打破了旧剧的窠臼。全剧内容,以秋瑾一生革命事迹做背景,写她在绍兴办学、组织革命及响应徐锡麟安庆发难,以至失败被捕、壮烈牺牲的整个过程。最后一段,复补上会同绍兴知府贵福围捕秋瑾之新军标统李益智,因捕杀秋瑾“立功”,为清廷赏识,调来广东营务处任职,于升官发财、得意忘形之际,元宵节夜,与幕友同赴东堤大沙头花艇宴饮,尽情欢乐,不料忽遇火警,花艇被焚,以李益智葬身火坑结束全剧。此剧桥段始末,悉本当年事实。大沙头火警一场,虽与主题不大相连,但仍系以秋瑾党案余波过脉,在广州人看来,都是地道的真人真事(大沙头火灾,死伤数十人,是广州的一场浩劫),故此并不觉其牵强。剧中人秋瑾由旦角郑君可扮演。郑君可扮相貌美,身段匀称合度,歌喉婉转,唱做俱佳(郑君可退出另组“天演台”班后,由庞一凤扮演)。李益智一角,由何少荣扮演,官僚态度十足。丑角姜魂侠扮演幕友,他通识多才,演出时庄谐并妙。他学外省人讲不纯熟的广州话,于宴饮中,加入歌女群里,作诸般歌唱打诨,戏中有戏,描画出清朝官僚沉醉于糜烂生活的诸般丑态,惟妙惟肖。全剧由头至尾都不离主题思想。最后结局一场,叙述杀秋瑾的刽子手李益智卒以非命致死收场,令人吐了一口气,得到广大观众称赞。

   《恨海情天》一剧,以庚子年(1900年)义和团起义,抗击洋人,清廷腐朽无能,致令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人民被害逃难的惨痛情景开场,反映了人民对列强横蛮侵略的愤恨心情。可惜编剧者太过忠实于原著,剧情进展局限于剧目《恨海情天》四个字的圈子里,偏重于两对未婚男女的离合情变,在列强侵略的形势下,卒以悲惨的结局收场,反映出列强侵略的罪恶事实,演来亦极细腻可喜。此剧跳出旧日剧本一般以一家团圆收场的旧套,独树风格,于当时是新颖的。此外如《黑籍魂》、《盲公问米》等剧本,对揭露列强侵略和社会黑暗,都起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二)优天影班之解体

   优天影班在舞台出现以后,由于拥有大量优秀演员,剧本新颖,切中时弊,各演员的艺术,均有高度的造诣,演唱做工,都能尽显其妙,大为社会欢迎,演出台期,并不弱于“八和会馆”属下各班。演出戏金价格亦与“八和会馆”的各班不相上下,戏金收入不少。当时全在同盟会成员陈少白、黄鲁逸等主持下,每次演出都系为同盟会筹款。戏金收入,全由陈少白等支配,余留小部分为该班经费外,绝大部分由同盟会作革命工作用途。至演员工资,则为数甚微。我记得当时每演戏一天,演员不过支领四角(毫币),演通宵戏则支领六角而已。当时该班演员是不计报酬的,原因是:第一,各人对革命已有认识,在组班时,不是以演戏为生活的。其次,演员中有不少是香港殷商巨贾的子弟,不愁衣食,故对报酬绝不计较。照理,以当时这样的收支情形而论,本来是很容易维持的。但因“八和会馆”曾多次邀请该班加入其会馆,俱为该班拒绝,引起其会馆不满,而该班演出,又为社会欢迎,因此更为“八和会馆”所嫉视。“八和会馆”的“籍福堂”(接戏机构)乃多方设法破坏,一方面与戏院勾结,抢先将其会馆属下各班台期尽量安排,无形中将优天影班压抑排挤。当时清廷官吏正大肆搜捕革命党,对革命党人残酷迫害,故多不敢请该班演戏,尤以各乡主会来市定戏时,更加遭诸般恐吓,以致优天影班连下乡的台期也受到他们排挤破坏。此为优天影班不能支持的原因之一。其次“八和会馆”的“籍福堂”运用挖墙脚的手法,看中某演员能够“扎起”卖座的,便出重价聘请,拉到他们的戏班里去。我也曾被拉到“祝华年”班,每月给我以优厚的工资。对其他如姜魂侠、郑君可等出价更高。当优天影班演出几次后,海珠戏院负责人傅太爷见姜、郑两人表演艺术特别出色,出重价将两人拉过“天演台”班,其后又挖该班的名角多人,如李少帆、周瑜利、靓雪秋、周少保、何少荣等人到其他戏班为演员。优天影班原有的优秀演员,为他们不断挖墙脚而先后退出者很多,结果就弄到无形中解体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