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云在方志事业上的建树(11)
辛亥革命网 2013-02-0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周庆云不仅是著名的古琴家,而且是著名的文物收藏家。他一生收藏宏富,既有古书古琴,又有字画古玩,其中不乏珍稀少见的宝贝。单就他收藏的字画而言,其中就有苏东坡的《虎跑泉诗》手迹,赵松雪临颜鲁公的帖卷、徐中山的诗轴,王渔洋的诗册、陆放翁的书札、薛毅夫的书跋等名家墨宝和唐朝韩混的《八骏西来图》和宋朝李成熙的《层峦积雪图》、钱舜举的《蓼汀双凫图》、徽宗赵佶的《麻姑采药图》等名贵画轴。除了收藏古人字画外,周庆云一生中还收藏了从商周到明朝的各式古玩246件,大至钟鼎尊敦,小至戈矛钩镜无不具备,另外还收罗了3件日本古董。他还嗜好印谱,曾不遗余力地购访自商周到宋元的金玉印痕,于1928年辑录成《梦坡室金玉印痕》一书。此外,周庆云还喜欢珍藏与他相交好的民国诗人词家的墨宝手迹。如和周庆云相交好的潘兰史、王西神、杨钟义、诸贞壮、楼辛壶、高太痴、队倦鹤、吴癯安、朱古微、夏敬观、袁柏夔、叶楚伧、徐仲可、庞蘖子等诗人词家,不仅工于辞藻,而且很擅长书法。所以,周庆云在同他们交往唱和的过程中,总是注意收集他们的诗词手稿,再一一加以装裱珍藏。这样经年累月地收藏下来,他所珍藏的这些墨宝竟然多达数千页之多。但在周庆云死后不久,由于世事变幻,他所珍藏的这些墨宝竟然全部流失到上海福州路上的一家书店廉价出售,每页仅1角钱。后来,青年学者郑逸梅偶然看到了这些墨宝,欣喜若狂之下,便掏尽腰包中的铜钿买了其中的一部分。第二天,他特地带了一大笔钱去那家书店,准备将剩下的大部分墨宝一网打尽,想不到却扑了个空。原来,那些墨宝早就被一个行家悉数买走了。
周庆云的书法在清末民初以风格秀逸多变著称。他早年师法唐朝柳公权的楷书,中年改习汉朝隶书,并临摹北魏碑帖,50岁后喜欢揣摩研习唐朝各位书法名家的作品,但唯独对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褚遂良的书法感悟最深,并加以推陈出新。有人因此评价他的墨迹是“书翰精美,酷慕苏公(即苏东坡)”。过了60岁之后,周庆云在书法上又由唐人而上溯晋贤,结果其小楷技法日益精进,同时因为考释周、秦、汉三代的钟鼎文而喜欢上大、小篆书,并触类旁通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在多年研习书法的基础上,周庆云还对与之密切关联的刻印和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少年时开始喜欢上刻印艺术,偶尔操刀,就能可出精美工整的印章。但可惜的是,他成年后却因为忙于经商和著述,再也没有从事过这方面的创作。虽然成年后因为事务繁忙而放弃了刻印艺术,但周庆云对于自己少年时曾加以研习的绘画艺术,却从没有打算放弃。他在邀友吟咏和偕友游玩时往往喜欢请其中的擅长丹青者如王一亭、黄山寿、潘振镛、金绍城、齐元济等将吟咏盛况和所游山水描绘成画,而后带回家精心装裱和揣摩。1911年他迁居沪上之后,则想方设法搜集了明清画家的多种真迹,不时加以摹仿体会。结果,在年逾花甲之后,他又能够随心所欲地拿起画笔来画梅画竹,点染山水。这些画作虽然着墨不多,却显得格外秀逸清雅。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