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藏书家伦明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5)

辛亥革命网 2013-01-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近代,广东藏书家辈出,伍崇曜的粤雅堂、谭莹的乐志堂、潘仕成的海山仙馆、丁日昌的持静斋、孔广陶的岳雪楼、莫伯骥的五十万卷楼、曾习

  改革开放之后,南新华街也曾经是北京乃至全国最有名的琴行一条街。因为拆迁改造,虽然现在这里的许多琴行迁移至新街口,但仍有约30家琴行继续经营。如今的南新华街74号前后,依旧被数家大小西洋琴行占据,距离琉璃厂主街四五百米远。据当地居民介绍,该处的房产经过多次重新翻建,面目全非。以原先相关资料记载推算,目前的南新华街74号与书店原址应该相差不远,只是通学斋的痕迹已经不在。

  为筹积资金,方便访书与装补残破藏书,1919年,伦明在北京开设“通学斋”,并把当时在会文斋书店当店员的孙殿起“挖角”过来“主肆务”,并在这宾主过程中教导孙学习书籍版本及其他学术知识,事见伦明《续书楼藏书记》一文所记。通过“通学斋”,伦明与书商建立起密切联系,将京城的珍本,尽可能罗致门下。伦、孙相交30年,情谊不浅;伦死后,孙为“少一同志益友”非常悲恸,“每思著文报先生于九泉”,“近日多病,恐终负亡友,乃力疾述其大略,兹命甥雷梦水代笔记之”,撰成《伦哲如先生传略》,为我们留下这位书痴很多珍贵资料。后来,雷梦水标校整理了《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出版(并收入伦明《续书楼藏书记》附录),代孙进一步报答亡友。

  伦明曾经居所:东莞新馆。1915年,伦明全家迁居北京,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才南返故乡。位于北京上斜街的东莞新馆与烂缦胡同的东莞会馆,都见证了伦明这二十余年的藏书治学生涯。

  最早的广东东莞会馆在宣武门外的烂缦胡同,与莲花寺所在的永庆胡同首尾相连。清末,广东陈氏家族陈伯陶购得上斜街官宅,改建为东莞会馆,被称为东莞新馆,坐落在北京宣外上斜街中段路南,现门牌56号,与同省籍的番禺会馆为邻。东莞新馆前身为贵族府邸,据此处居民流传,该处曾为清康雍年间大将军年羹尧的故宅,此后这所宅院曾被四川商贾买去,不久又被日本人所赁居,一度改为“日本文学堂”。

  据称,陈伯陶购此房产后,增建了前院的照壁和后院的古堂,其中馆内的聚贤堂为最主要建筑。除伦明外,东莞籍名人容庚也曾经在此居住。从民国年间,东莞新馆逐渐被辟为民宅,现已公布为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东莞新馆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四合院格局,大部分建筑还保有旧时风貌,院落纵深颇深,甚至前后院间的夹道、留白处都有所保留,尤其在木雕和房檐等细节之处,文饰雕刻精致,凸显细腻。不过由于近三十户居民祖辈长期居住其中,伴随房屋的老化修补和扩建,院落的布局和规划已有较大改观。

  也有居民谈及,其实院落的格局和早前已经有较大改观,目前院门只是年羹尧故宅的后门,而现在保存的大部分建筑,也只是年羹尧故宅的下人房和马厩的所在,院内最主要的房屋建筑则是由故宅的书亭改造而成。

  伦明著《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是继叶昌炽之后,民国以后的藏书故实,凡142首。

  《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图书总目为:出版说明、自序、例言(雷梦水)、目次、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校记、附录一:读书楼藏书记、附录二:续修四库全书刍议、附录三:拟印四库全书之管见、伦哲如先生传略(孙耀卿口述、雷梦水整理)、索引。(见图)

  伦明诗序云:“试历数二十年来,(书)散者接踵不绝,聚者屈指几何?散者之有出无入,一如国家币藏之外溢也,是不可以寻恒聚散视之也。自学校兴,而需新书者多,需旧书者少;自大图书馆兴,即需旧书者多,而购旧书者少。校倡废经人号古。以浅俗白话,代粹美之文学;用新式标点符号,读深奥之古书。斯则学术之患、世道之忧,所系尤巨。”伦明时居于北京宣南莲花寺。

  清末学者叶昌炽《藏书纪事诗》首创了有诗有传,综述藏书家渊源递嬗之独特体例,为士林所推重,缘是而续补者竞起仿效。其间以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徐信符《广东藏书纪事诗》、吴则虞《续藏书纪事诗》、王謇《续补藏书纪事诗》等,与叶著比肩。本书就是汇集了上列伦、徐、王等三家的续作而成。

  目次为: 一、叶昌炽;二、鄞县范氏;三、纪昀;四、谭莹附:子宗浚、孙祖任;五、卢址;六、杨以增;七、瞿镛;八、丁丙;九、丁日昌(一)、一o、丁日昌(二);一一、孔广陶;一二、孔昭望;一三、陈澧附:廖泽群;一四、莫友芝;一五、李慈铭;一六、孙诒让;一七、萧穆;一八、谭献;一九、平步青;二o、唐景崇;二一、吴式芬;二二、张之洞(一)、二三、张之洞(二);二四、李文田;二五、柯逢时;二六、盛昱;二七、陈伯陶;(下至155题,凡诗142首,余略)。是书乃是一部有珍贵文献价值的图书馆学著作。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生,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