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与黄埔军校

辛亥革命网 2018-06-15 09:09 来源:团结报 作者:樊学庆 查看:

通过积极参与黄埔军校各项工作,李大钊推动了国共合作发展,为黄埔军校的创办、建设做出多方面贡献,同时也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军政骨干和领导力量,为军事工作和武装斗争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埔军校是在共产国际、俄共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由孙中山一手创办的军事学校,是国共合作的结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以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北方区重要负责人,李大钊不仅为黄埔军校创建、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通过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宝贵人才。

  参与创办黄埔军校

  1921年12月,李大钊通过中共党员、老同盟会员林伯渠介绍,促成孙中山在桂林第一次会见马林。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武装等建议。1922年6月陈炯明兵变爆发,这使孙中山更加深刻认识到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性。当年8月孙中山在上海第二次会见马林,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意见。不久李大钊赴上海会见孙中山,讨论振兴国民党等问题,深得孙中山嘉许,当即由孙中山亲自主盟加入国民党。

  1923年1月,在李大钊安排下,越飞到上海会见孙中山,商讨军事援助等事宜,26日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李大钊随后发表文章,并在中共三大上积极推动国共合作,提出应以国民党为中心,“结成一个向军阀与外国帝国主义作战的联合战线”。

  1923年3月,俄共中央决定援助孙中山建立军事学校。8月,孙中山派出有共产党员张太雷等人参加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考察党务和军事。为加速国民党改组和筹建军校等工作,1923年10月,孙中山委派李大钊为国民党改组委员,又组织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特派李大钊为候补委员。1923年11月26日,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临时中执委第10次会议,决定军事学校定名为“国民军军官学校”。27日临时中执委第11次会议又通过军校选址和招考学员等事项。

  1924年1月,李大钊被孙中山指派为北京特别区代表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议期间,李大钊与孙中山频繁会晤,为国共合作、携手革命尽心竭力。据与李大钊同行的戴朝震回忆,李大钊到广州后住在长堤东亚酒店的大元帅官舍,“行装甫卸,中山先生便打发侍卫来请守常老师去谈话。以后,过不了几天就约他前去,有时谈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来,……主要谈大会宣言即改组党和创办军校的事”。大会期间,1月24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为筹建军校,蒋介石曾专程拜访李大钊。据戴朝震写的《采访国民党“一大”见闻》一文记载,“蒋介石也来看过守常老师。……他完全是一副军人神态,言谈很拘谨。蒋介石走后,守常老师告诉我,是中山先生要他来商量办黄埔军校的事,他当时任中山先生大本营的参谋。”

  在李大钊积极参与和推动下,1924年5月5日,军校第一期学员顺利入学。6月16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因军校选址黄埔,世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亲临演说,指出开办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勉励军校师生继承先烈精神,立志担负救国救民和建设国家的大任。

  参与黄埔军校人事工作

  黄埔军校建校前后,李大钊还参与了军校人事工作,最主要一项是推荐张申府任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并由张申府引介周恩来担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张崧年,字申府,与李大钊同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始人。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期间,张申府是“南陈北李”之间的联络者,为中共建党做出了重要贡献。1920年底,张申府以蔡元培秘书名义赴法留学。旅欧期间,先后介绍周恩来、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初,经李大钊亲自介绍,张申府到广州参加黄埔军校筹建工作,并担任蒋介石翻译。新生入学后,1924年5月,孙中山任命张申府为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戴季陶离开时由张申府代理主任。由此,张申府成为最早加入黄埔军校领导层的共产党员,被称为“中共黄埔第一人”。

  在军校工作期间,廖仲恺、戴季陶和邓演达等人对张申府非常热情,屡次请其为黄埔军校推荐在国外学习的优秀学生。张申府遂开列了15人的名单给廖仲恺,其中第一名就是周恩来,并称赞周恩来人才出众。此后不久,张申府因难与蒋介石共事,辞去政治部副主任职务。在张申府力荐下,1924年11月,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为黄埔建军及革命工作的开展立下不朽功勋。

  黄埔军校开办后,李大钊又派遣一批中共党员担任军校教员。1926年前后,随着北洋军阀白色恐怖统治日益加剧,为保存力量、迎接北伐革命高潮,李大钊从中共北方区委调派一批干部南下参加黄埔军校工作。其中于树德、陈启修、安体诚任第四期政治教官,韩麟符任第五期政治教官。

  为黄埔军校选送学员

  除积极参与黄埔军校创办和人事工作,李大钊还通过多种途径为军校选送了大批优秀学员。

  1924年2月,军校筹备处正式成立,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因当时各省多在军阀控制下,军校难以公开活动,只能委托参加一大的各省代表回籍后代为招生。李大钊回到北京后,在国共合作旗帜下领导国共两党为黄埔军校选送大批学员,仅第一期就选送了23人。这期学员中,由北京国民党系统选送的有孙元良、曾扩情等13人;由中共北方区委等选派的中共党、团员和进步青年有10人,其中江镇寰、杨其纲、张隐韬、荣耀先和白海风5人入校前已加入中共,占黄埔一期生入学前中共党员总数的近1/6。

  李大钊非常注意从少数民族青年中为黄埔军校选拔学员。这项工作主要通过中共北方区委在北京蒙藏学校中进行。北方地区是汉、满、蒙、回、藏等各民族聚居地带。1923年时李大钊就注意到民族问题的重要,提出在北京蒙藏学校中发展中共党、团组织,并提议设立北方区委领导下的民族工作委员会,派籍隶热河等地的韩麟符等人参与领导。李大钊还亲自深入蒙藏学校学生中开展工作。在李大钊努力下,荣耀先、乌兰夫等人先后入党。李大钊将部分人选送黄埔军校学习。这些学员分布于黄埔一、二、四、五等期,总数约13人。

  经李大钊选送到黄埔军校的国共两党学员多数表现优异。以第一期学员为例,孙元良成为国民党著名将领;曾扩情是国民党黄埔系骨干,长期在政训系统工作,1949年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杨其纲是黄埔军校中共党组织负责人,白海风和荣耀先成为中共领导的内蒙古革命运动的先驱。

  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人才

  李大钊还努力通过黄埔军校为中共培养军事人才。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党虽然在1921年至1924年的三四年中,不懂得直接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的重要性;1924年至1927年,乃至在其以后的一个时期,对此也还认识不足;但是从1924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已进到了新的阶段,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了”。在这一过程中,李大钊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大钊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中重视军事工作的突出代表,尤其强调黄埔军校在建设革命军队中的重要性,指出黄埔军校造成的军队“才能称得起是真正的革命军”。有志青年应加入黄埔军校,投身“人民的武力的党军”,“向革命的战线上前进!”

  为给中共培养军事人才,李大钊多方动员中共党、团员报考黄埔军校。1925年,李运昌等人准备前往苏联学习,因耽误船期未能成行,李大钊遂动员他们投考黄埔军校,不仅为他们详细介绍军校情况,还向他们指出学习军事的重要性,“我们党要建立革命军队,进行国民革命,打到军阀,打倒帝国主义,非常需要懂军事的人。”

  1925年底,李大钊又主持举办中共北方区委党、团员训练班。训练班在北大三院授课,学员200人以上。李大钊从中选拔积极分子送往黄埔军校,还邀请陈启修、陈乔年、赵世炎等人担任训练班教员。这些教员后来大部分前往广州,参加黄埔军校和毛泽东主持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为黄埔军校建设和国民革命军北伐做出了贡献。

  在李大钊影响下,中共北方区委等组织选送到黄埔军校的党、团员中涌现出中共军队历史上一大批优秀将领。第一期的唐澍领导了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张隐韬领导了津南起义,任津南农民军司令。第四期的刘志丹也参加了渭华起义,后任红15军团副军团长、红28军军长;李运昌曾任冀东抗日联军司令、冀热辽军区司令员等职。第五、六期中许光达、罗瑞卿在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张宗逊被授予上将军衔。1994年,中共中央军委确定36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刘志丹、罗瑞卿和许光达名列其中。

  总之,通过积极参与黄埔军校各项工作,李大钊推动了国共合作发展,为黄埔军校的创办、建设做出多方面贡献,同时也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军政骨干和领导力量,为军事工作和武装斗争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系广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