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教育长林振雄的军事教育往事

辛亥革命网 2023-04-12 10:07 来源:团结报 作者:钟远明 谭宇雄 查看:

林振雄,广东惠州人,是孙中山任命的黄埔军校筹备委员,曾任黄埔军校管理部主任、教育长。他平生立定教育报国宏愿,致力于近代军事教育并卓有建树。

林振雄

  林振雄(1888年-1964年),广东惠州人,是孙中山任命的黄埔军校筹备委员,曾任黄埔军校管理部主任、教育长。他平生立定教育报国宏愿,致力于近代军事教育并卓有建树,其教育报国往事,犹如一部近代中国军事教育史的缩影。

  早年结缘军事教育

  庚子事变后,为应对统治危局,清政府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和自救举措,其中就有在全国各省兴办各类军事学堂,如北洋陆军讲武堂、云南讲武堂等。这类军事学堂教员多是日本留学归来的同盟会会员或受革命党影响的人士,使得各省讲武堂事实上成为革命干部的摇篮。林振雄于1906年入读广东虎门讲武堂;1907年考入保定北洋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步兵科;1908年12月毕业后,被两广总督署保送日本留学,先入日本陆军振武学校完成预科学业,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队第十期骑兵科学习。在日本学习军事期间,林振雄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林振雄回国参与汕头光复之役等,之后又回到日本继续完成学业,至1914年初毕业回国。这八年的军事教育经历,为林振雄随后一生致力于近代军事教育奠定了关键基础。

  云南讲武施展抱负

  云南讲武堂是林振雄在军事教育施展抱负的重要一站。诞生于1909年的云南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军校,为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等作出重要贡献,声名显赫,吸引海内外诸多青年学子前来报考,成为将帅摇篮。林振雄归国后,于1915年应邀担任云南讲武堂教官,历任骑术教官、骑兵科科长等职,叶剑英、李范奭都曾是他的学生。

  时任骑兵科科长的林振雄十分欣赏叶剑英。据记载,每次上枪剑术科目,林振雄都喜欢找叶剑英对练劈刺术。林振雄劈刺技术很高,经过几次比试,叶剑英慢慢能够和林振雄打个平手。叶剑英还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向林振雄请教。当时学校来了一个精于劈刺的日籍中尉副官,接连打败了几位教官,气焰嚣张。林振雄得知叶剑英等学员苦练劈刺术以图打败这个日籍军官,就“时常去操场指点他们,与他们一起练习”。最终,在与该名日籍军官的较量中,叶剑英击败对方,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由于云南讲武堂威名远扬,不少南洋、朝鲜等地青年慕名投考,曾于1948年出任韩国首任总理的李范奭就是其中代表,其自传中记载了和林振雄相处的过往。林振雄“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训练也很艰苦。训练没几天你就会变成另一个人。每天早上林振雄教官出来看我们的训练,他的助手喊口令,教官亲自给240名学员矫正动作。训练实在太苦了,想回去的心都有。”李范奭不敢轻忘救国志愿,“一想到这些,就感觉到教官像父亲一样亲。后来开始分专业了,我报了骑兵科,林教官也是骑兵出身的,是我们骑兵科的负责教官。”1934年,李范奭到南京的参谋本部报到时,再见昔日教官林振雄,李范奭很高兴地问:“您还记得我李国根(李范奭曾用的假名)吗?”林振雄表示,“当然,我离开云南后,督军才告诉我(说)你们是外国的革命青年,我教了你们感到很光荣。”从李范奭的自述中,也可以看出云南讲武堂对骑兵科的重视,该校“已把骑兵的装备看成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将骑兵科交由林振雄主管,从侧面反映出林振雄精湛的业务水平以及军校对他的充分信任。

  1920年,林振雄参加粤军,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1923年10月,林振雄还兼任建国粤军总司令部《建国粤军月刊》编刊社总编辑。由于早年在云南讲武堂的任教经历,他成为黄埔军校早期创建的重要人选,与他同样出身于云南讲武堂的一众教官鼎力支持黄埔军校的创建,成为早期黄埔军校的底色之一。

  黄埔经历成就荣光

  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决定筹办黄埔军校,分设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等五部,其中林振雄被任命为管理部临时主任,负责该校基建等事务。黄埔军校成就了林振雄的军事教育生涯荣光,概括而言,其黄埔经历主要分为两段。第一段黄埔经历聚焦军校的创建。作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硕果,黄埔军校是培养革命军事、政治骨干的摇篮。择定校址为黄埔长洲岛上原广东陆军学校和广东海军学校旧址,“但因年久失修,败瓦颓垣,荒烟蔓草,已久为狐鼠窃居之所”。1924年2月,林振雄上任后率领士兵赶赴黄埔岛,对学校进行布置修缮,历时两个月竣工,“旧有之颓垣败宇焕然一新,校舍规模为之初具”。5月,黄埔军校正式成立,林振雄就任管理部主任,管理部负责黄埔军校的庶务、交通、卫戍、交际等事务,同时也管理陆军、监狱、军乐、消防、军纪、风纪、清洁等。作为主任,林振雄“必须早晚巡视军校内外周围,发现问题立即处理”。黄埔军校的建校条件非常艰苦,林振雄在其自传中说:“黄埔军校的官兵所穿用的军装、军帽、军鞋、蚊帐、棉被、手巾牙刷、牙膏、课本、学习文具以及伙食费等开支,全由党代表兼广东省省长廖仲恺那个大荷包供给的。”教官和学员共怀革命救国理想,不分彼此,“箩筐盛饭,八个人同吃一盆青菜、咸菜、豆腐之类,平日很少吃猪肉。每八个人一小围,盛饭蹲在地上吃。有时廖党代表盛一碗饭,蹲在学员旁边吃,其乐融融。每个教官和学员吃得饱吃得香。生活虽然俭朴,但教员和学员精神饱满。”可以想象,在当时的条件下,林振雄要做好军校管理处的工作极其不易。1925年10月后,林振雄还先后任东江警备司令部司令官、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海军处处长等军职,至1926年6月,因难以兼顾而暂别黄埔军校。

  林振雄的第二段黄埔经历则与国民党内部派系之争有关。1928年,李济深回粤主政,兼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他深感没有自己的嫡系军事干部而不能巩固自身地位,遂决定开办军事学校培植自己的嫡系干部,派人筹办“第八路军干部学校”,李济深自任校长。蒋介石知悉此事后,非常不满,但碍于形势,不便公然反对。当李济深向国民党中央报请批准备案成立第八路军干部学校时,蒋介石“遽批令其不必单独开办干部学校”,这批已考取的学生则改为黄埔军校第七期入伍生,校长由蒋介石兼任,副校长由李济深担任,“但只是挂名空衔”,实际主事的则是蒋介石所派出之代理校务何燧。之后,该期学生又卷入派系之争。1929年夏,林振雄受命返回广州黄埔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后改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通称黄埔军校),接任第七期教育长,“校务益加振刷”。之后该校内部以教育长去留问题为由,再起风潮。1930年1月,林振雄致电蒋介石,提出辞职,蒋介石于1月10日、20日两次致电林振雄要求他速来南京商议。林振雄赴南京向蒋介石请示有关事宜,表示“如奉谕回校,即前往整理”,并称事情非个人去留问题。在南京期间,林振雄接受《中央日报》采访,表示黄埔军校因政局变动致损失甚巨,任职以来“即力加整顿,现已恢复旧观”,不仅增设新建筑,还有相关的教学安排,并在张(发奎)桂(系)联军攻粤期间,率领黄埔军校学生开赴东江执行防务,分防河源、惠州、博罗等,惠州一带民众“欢迎黄埔学生军驻扎”。4月,林振雄返回黄埔军校任教育长,校内风潮趋于平息,学校复课。1930年9月,蒋介石来电要求军校“第七期毕业后着即停办”,但未明确后续安排。该期学生毕业时,林振雄不无感慨,在第七期同学录序言写道:“现第七期诸生,又届毕业矣……惟本届同学录出版,适值本校停办时期,循览是编,不无特殊感想,本校今日之命运,已如修蛇赴壑,夕阳在山。”此外,他成立校务委员会暂时维持校务,同时由官生协同组织经济审查委员会、保管委员会等,至10月24日校务结束,发给官佐恩饷两个月遣散。在他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广州黄埔军校停办的善后任务。

  心心念念军事教育

  脱离黄埔军校后,林振雄并未远离军事教育。蒋介石为了加强对留日学生的控制与管理,用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于1928年6月委任林振雄为留日陆军学生管理员,负责管理留日陆军学生事宜,同时兼任南京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委员,“对中国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学生,均负有考察与指导之权责”。与此同时,他本人也进入日本军事大学学习军事知识。1930年,林振雄奉命参加德国军事考察团,9月24日赴南京“领旅费赴德,考察军事”。回国后,林振雄在南京出任参谋本部中将高级参谋。

  此后六年间,林振雄虽未直接从事国民党当局军事教育相关工作。早在黄埔军校初建时期,富有教学经验的他就受邀参与最初教材的编纂。1935年至1936年,林振雄编著的《步枪骑枪轻机关枪手枪射击教范草案详解》上下册全部出版面世,该书序言称:“射击,占战斗经过之大部分,射击技能之良否,实为战斗胜败之直接原因”“由是益知射击之教育,不可忽视矣,编者有鉴于此,潜心研究,冀以一得之愚,贡献于世”,提供中国军队“完备其战胜之要案,庶几御侮救国之重责”。该书得到业界好评,有出版者称“该书业已出版,内容极其丰富,洵为吾国军人研究射击学者之津梁”。此外,林振雄还会撰写一些小文章,如介绍美国新式军舰,统计英美国家航班情况等国外军事新知。

  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夕,林振雄逐渐与蒋介石统治集团分道扬镳,淡出国民党官场,回到了广东惠州家乡赋闲,不问时政,但在当地颇具名望。

  兴办教育造福乡梓

  惠州解放前夕,林振雄与张友仁等乡贤组织成立“惠州维持会”,林振雄任会长,负责组织人员进行护城斗争,维持惠州城内治安,为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主力赶赴惠州争取了宝贵时间,促成解放军和平接管惠州。

  硝烟散尽,百业待举,林振雄在新中国成立后欣然出任惠阳县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为本地各项事业建设建言献策。20世纪50年代初,惠州只有两间中学,中学教育基础薄弱。1957年8月,中共惠阳县委曾召开座谈会商议解决学生升中问题。当时,林振雄联同彭东海(时任惠阳县工商联主委兼县侨办副主任)、郑维信(时任惠阳县侨联主任)等社会知名人士,积极响应县委的号召,发动捐资办学,创办了“惠州华侨中学”。该校创办时成立了董事会,林振雄任董事长。“文革”期间,该校一度停办。改革开放后,为使本地教育事业发展能适应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需要,1985年1月,惠州市(县级)政协、市委统战部和市侨联支持惠州教育事业,提出恢复惠州华侨中学建制,并召开协商会议,决定在惠州市恢复筹建华侨中学。中共惠州市委、市政府于4月同意成立筹建委员会并开展工作。1986年10月,“惠州市第六中学”恢复为“惠州市华侨中学”,这所由林振雄等一众本地乡贤创办的学校,历经风雨,在新时代延续办学初心,以崭新面貌继续服务本地教育事业(钟远明 谭宇雄,作者单位:中共惠州市委党校)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3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