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与小农: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农业经营规模的论争(6)

辛亥革命网 2021-11-20 14:56 来源:《近代史研究》 作者:李金铮 查看:

在中国,“农业经营”的名称最早出现于民初,“经营规模”的名称始于北京政府末期。不过,作为经营规模的标志性概念——大农和小农,在清末就有了。

  不仅如此,有的学者还注意到,即便欧美发达国家,小农经营也没有完全没落。如叶非英指出:“农业上独立的小经营不特没有没落下去,而且有些地方反为增加。而小经营的经济也并不比大经营为劣或更有利。”英国是大经营最占优势的国家,但小经营存留的也还不少,并没有没落。德国的农业经营,小经营反逐渐增加,而大经营略减少。经济学者徐天胎认为,从理论上讲,小经营终必被大经营所淘汰而归于消灭。不过实际并不这样,即在许多现代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小经营仍然存在,未受大经营所吞并。这一论据更加表明了小农经营的顽强延续。

  不过,从上述质疑声也可看出,有的并不是真的反对大农经营,而是认为中国还没有实现大农经营的条件,在此情况下只能用小农经营。可见,大农经营的理论、理想一旦落实到具体实践之中,受制于极为复杂的经济与社会状的约束,就变得极为艰难了。

  结语

  清末以降,在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强烈刺激下,中国一改古代同化其他落后文化的惯性,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经济乃至日常生活愈益表现出学习、模仿的热情,并试图借此改变本国由先进陷入落后的局面,从而将学习西方的意识和反帝的民族主义情绪结合在一起。相比而言,城市更快地进入现代化进程,而农村的变化则缓慢得多。尽管如此,并不意味着农村受到较少的关注,中国毕竟是农业国家、农民国家,一切的变与不变,往往都与此有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营规模、农业经营方式同其他领域一样,在社会各界的讨论中,反映出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的关系。无论是从命名还是实际运作,始于西方的大农经营在人们的观念中都是最先进的经营方式,有传统小农经营不可替代的优势,因而应该推广和实施。但先进的大农经营方式,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的,有的甚至持反对态度,从而体现了思想认识的复杂性。根据中国农村经济的实际,学界多认为合作社、合作农场是实现大农经营的途径。不过,目标、理想、理论与具体实践之间有相当遥远的距离。在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大农经营的成绩极为有限,小农经营的优势地位一直延续,大农经营更多处于提倡和未来的憧憬之中。这一结果,使大农经营与小农经营孰优孰劣的判断更加困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几十年,在愈益集体化的趋势中,大农经营与小农经营的争论沉寂下来。1980年代初,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特别是进入21世纪初后,争论重启,迄今未息。因此,二者之争就不仅仅属于历史范畴,也是现实问题了。一些学者主张,小农经济是制约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应扩大农地规模,实行规模农业经营乃至机械化农场模式。有的认为,应实行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要素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而取得最佳规模经济。此派与上一种看法其实是比较接近的。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企业式农场、集体农庄和人民公社都不适合农业生产活动,粮食生产几乎不存在显著的规模收益递增,应保留和继续实行小型家庭经营。家庭经营也不是规模经济的绝对障碍,而是能通过建立合作社方式,获得机械服务,扩大经营规模,获得规模效益。还有个别学者认为,应因地制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雇佣型大农场和家庭农场并行的农业经营方式,最终实现家庭农场主导经营模式。由此可见,近些年论争的激烈程度不比民国时期弱,而且更加复杂化。但也不能不说当今学者的研究并没有建立在回溯清末民国时期论争的基础之上,从而降低了思想认识和建言资政的的历史厚度。

  在笔者看来,应充分吸收清末民国时期的认识,这一时期对于大农经营的主张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仅指雇佣劳动力的大型农场,而更多是指合作经营方式;对于小农经营,也不都是持否定态度。基于目前中国农村的实际,我比较倾向于以小型家庭经营为基础,通过发展合作社来达到大农经营的效果。在中国历史上,小型家庭经营方式延续最久且至今不衰,必然有其合理性,仅说其效率低下而予以否定是无法解释的。任何经营模式都有其前提约束,如果说美国等国家地多人少,实行大农场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其理据,而中国人多地少、劳动力剩余的基本国情一直未变,也决定了小型家庭经营有其生存的空间。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土地的高产出,充分地保持就业乃至社会稳定。在目前的中国,这比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重要。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再通过合作社、合作农场实现规模经营或大农经营的效应。即便如此,也不应一刀切,而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因地制宜,有的地方可以适当进行大规模农场经营,但总体来看,小型家庭经营的基本模式还不能改变。至于未来如何,端在人地关系的基本国情以及城乡之间的经济结构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文章来源:《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5期,注释从略)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3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