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笔下北伐战争武昌封城时的“稀奇事”(2)
辛亥革命网 2016-08-08 09:03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向虎雏 查看:
关于北伐军攻打武昌的故事,母亲当年才刚出生,显然是长大以后反复听她的父母念叨才知道的。她用少量笔墨记录下这段成千上万人共同的悲惨往事,写得非常精彩。
晚年的母亲在《我的少年时代》中主要讲述她武汉抗战沦陷时失学,逃难,为防不测,15岁小小年纪便早早嫁到我们向家的经历。关于北伐军攻打武昌的故事,母亲当年才刚出生,显然是长大以后反复听她的父母念叨才知道的。她用少量笔墨记录下这段成千上万人共同的悲惨往事,写得非常精彩。据悉,武汉广播电视台年内将为我母亲《我的少年时代》这本书做档连续节目。因为鲜有人正面关注过北伐战争武昌封城时这座城里面数十万市民饥渴交迫的困苦生活,好在母亲所用的篇幅也不大,遂先将4张“出生战乱”内容翻拍成图片以飨读者。
1926年8月31日吴佩孚在汉口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死守武汉,武昌封城40天。10月10日,北伐军进抵武汉,先后占领汉阳、汉口、武昌,全歼吴佩孚部。母亲写道:“关城的后期,还出现一件稀奇事,卖寿木的商店也被抢,大号小号描金画龙的棺木,都一抢而光。大热天,人死了,抬不出城在家会生蝇卵,死者家属无法处理,只有先抢副棺木,安放故人,抬到城脚下等候开城门,再入土为安。”我认为母亲将这件“稀奇事”与封城息息相关分析的大思路是正确的。大热天,死了人,因战乱,封城门,城内又无葬身之地,只要这些前提条件相同,这种“稀奇事”就会再现,也一定在历史上其他国家和地方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