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3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专家 > 学术成果 >

孙中山对黄埔军校革命精神的构建(3)

  1924年6月16日,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正式开学。孙中山为黄埔军官学校题写训词:

  三民主义 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 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 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 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 必信必忠 一心一愿 贯彻始终

  校长蒋介石题写校训:“亲爱精诚”,廖仲恺题写“先烈之血、主义之花”,周恩来题写“革命”。

  就这样,在共产国际、苏联军事顾问的支持,以及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的军事政治学校创立,它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国民革命,以及统一中国建立了辉煌的战功,留下一笔重要的精神遗产。

  孙中山把黄埔军校开学的日子定在6月16日,这一天是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落难广州两周年的日子。孙中山选定这一天作为黄埔军校开学,是向中国和世界宣示,从此像陈炯明那样的野心家掌控的军队为私人权力滥用军力的情况再不复返。中国国民革命有了自己的革命学校,有了自己建造为三民主义而战的革命军,便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所以他非常重视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他不仅亲自主持军校的开学典礼,还要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军校各部负责人隆重与会。鲍罗庭和一些苏联顾问也来参加。孙中山曾说过:“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一支军队,准备好北伐的根据地。”这支军队一定要“遵循红军战术思想”“具有真正的人民性质”。

  随后,孙中山又任命苏联的切列潘诺夫、杰列沙托夫和波利亚克为黄埔军校的军事顾问。按照军校筹委会的决定,全校员生都应当加入中国国民党,所以黄埔军校建立的军队是“当之无愧”的党军。

  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上,孙中山作了重要的演说,首先他指出为什么要开办这所学校。他说:“我们革命,只在内对付一个很衰弱的政府;俄国革命,在内要对付一个威权很大的政府,在外还要对付全世界的列强。可是俄国还能够在六年之内,革命取得彻底成功,我们革命的时间比俄要长一半,但俄国革命取得成功,我们不能成功,当中的原因是俄国革命成功后,便马上组织革命军,而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成功。今天要开这个学校,就是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然后,孙中山便强调什么叫革命军,革命军首先要明白革命的主义“要从自己的方寸地做起,要把自己从前不好的思想,习惯和性质,像兽性、罪恶性和一切不仁不义的性质,都一概革除。”树立革命的志气,“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一心一意的来革命,才可以达到革命的目的。” 他说,做革命军除了革命的意志,不怕牺牲,努力奋斗外,还要有高深的学问做根本,“有了高深学问,才有大胆量;有了大胆量,才可以做革命军。”可见,孙中山创建军校的目的是为了组建一支革命军队,坚负救国救民的责任,要求军人要用先烈做标准舍身成仁,牺牲一切权利,专心去救国;要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维护共和、消灭贪暴无道的军阀。孙中山说:只要我们“有这种理想上的革命者,我们的革命便可以大功告成,中国便可以挽救,四万万人便不至灭亡。”

  1924年10月25日,冯玉祥在北京政变成功后举行政治军事会议,决定电请孙中山北上商谈国是。11月2日,孙中山任命胡汉民为广东革命政府的留守,任命谭延闿为北伐联军总司令,他决定北上。11月3日,孙中山到黄埔军校辞别,并作演说论述北上的目的。他强调,无论是文学生或武学生都要懂政治,“政”者众人之事也。“治”者管理众人之事也。管理众人的事,就是“政治”,换而言之,管理人的事,就是管理国家的事。“中国革命,十三年都是不成功,你们黄埔的武学生,都是从各省不远数万里或者数千里而来,到这个革命学校来求学,对于革命都是有很大希望,很大抱负;广大的文学生,今日也是不远数十里到黄埔来听革命的演说,研究革命的方法,对于革命的前途,也当然是很希望成功的。大家要希望革命成功,便先要牺牲个人的自由、个人的平等。把各人的自由、平等,都贡献到革命内来。“凡是党内的纪律,大家都要遵守;党内的命令,大家都要服从。全党运动,一致进行,只全党有自由,个人不能自由,然后我们的革命,才可以望成功。”

  综上述可见,孙中山对于黄埔军校学生寄予很大的希望,他期待通过黄埔军校培养的学生懂政治,听从党指挥,能将他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作为理想目标,肩负救国救民,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为达到国民革命成功的目的,他为黄埔军校建构了培养目标,确立爱国、革命、全心为公、不怕牺牲、英勇奋斗、救国救民、懂政治有高深学问,实现党指挥枪,完成国民革命,统一中国的历史使命。这就从根本上把革命军与旧军阀作了区分。革命的军队要听从党的指挥,要全心全意为救国救民效命,要改变为野心家、为私人谋权益的恶习。可见,孙中山为黄埔军校建构的爱国、革命、不怕牺牲,一心为公,救国救民的“黄埔精神”,不仅是指导国民革命、维护国家主权、保卫人民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也为结束近代中国的军阀割据势力,统一军权、政权奠定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