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3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遗址 > 现存 >

武汉:辛亥革命首义之城

  “两江交汇,三镇鼎立,九省通衢,南北枢纽”的武汉,地理上是处于全国的中心,早在清朝末年,武汉已经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而经济上亦超过广州、天津等城市,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辛亥武昌起义的成功,顿时令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历史上便将武汉称之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地方。孙中山对武汉这个“首义之城”可谓情缘笃深,他将这座城市预定为革命成功后的“京兆区”,并为其未来的发展勾画了美好的蓝图。

  武昌起义

  辛亥年农历八月十九日 (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武昌,正是一支普通的“汉阳造”步枪,射出了一颗决定历史命运的子弹。

  清朝末年,政府于1901年起决定对陆军进行全面改革,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式陆军36镇,以取代旧式军队的防营。由于当时科举制度被废除,许多青年知识分子投入当时兴办的新军当兵,成为新军中的有生力量,各地开办了许多新军学堂。湖北新军原为张之洞所练的“江南自强军”,中下层军官不少曾官费派日留学,因而遍布革命党人。1908年起,革命党人将发动群众起义的重点转向新军。1911年初,武汉新军各标营均已经建立起文学社、共进会的组织,加入的士兵约占新兵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文学社和共进会是新兴知识阶层的革命组织,新军士兵是发动革命的潜在力量。

  1911年5月,清政府实行铁路国有政策,掀起了四省保路运动,尤以四川最为强烈。此时,武汉新军大部被调入四川以镇压,武汉的防务非常空虚,革命党人认为这是发动起义的好机会。不想,起义骨干在秘密制造炸弹时发生爆炸事故,惊动了当局,部分骨干被捕,三人被杀,起义被迫提早。

  1911年10月10日晚上,起义军枕戈待旦,清政府军警大肆搜捕,工程营士兵程定国在情急中,对发现他们意图的排长射出的一枪,使等待起义信号的各营士兵立刻沸腾起来,在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冲向各军械库、炮台和制高点,占领总督衙门,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取得武昌起义胜利的革命党人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

  很快,先后有17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独立,孙中山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为何在武汉取得成功

  相对于同盟会领导的十次起义,武昌起义的成功,颇有些无心插柳之感,就如孙中山所说:“成功之速,出人意料之外”,以至于历史学家们常用偶然性来形容这次革命。从表面看,武昌起义与孙中山没有直接的关系。发生起义时,孙中山未在现场,身在美国,还是几天后才从报纸上获知起义消息。但武昌起义能够成功,与此之前的漫长准备过程息息相关。

  就如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描述大清帝国时说:“这个帝国是一具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描画有象形文字,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它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犹如冬眠的动物一般。”这一庞大却已开始腐烂的躯体,要摧毁它只需要轻微的力量就足够了,这是其内在因素所决定的。

  其次,当时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已壮大。办有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等现代企业。此外,湖北文教兴隆,创办了一批近代学堂。这些都客观上推动了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为湖北培养了一大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部分人后来多成为了革命骨干。

  1900年武昌开埠通商。武汉不仅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较早的地区,也是两湖政治中心,武昌还是湖广总督所在地,政治斗争特别尖锐,人民反抗思潮不断高涨。

  与传统忠君观念浓厚的北洋新军不同,湖北新军中的士兵,多为农民子弟和城镇小资产阶级子弟,许多中下级军官,更是留日士官生出身,他们有革命新思想。这也是武昌起义和前几次起义的最大不同,当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成为革命主体,其冲击力当然是历次起义所无法比拟的。

  加之武汉地区位置优越,全国居中,九省通衢。在此起事,辐射力强,革命影响大,易引起全国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