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学界与辛亥革命——以蔡元培为中心的考察

辛亥革命网 2018-08-03 08:53 来源: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 作者:吴民祥 张金超 查看:

辛亥革命前,蔡元培轻抛功名利禄,回乡兴办新式教育,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上演了一出“翰林革命”。在蔡元培的影响带动下,近代绍兴学界人才群起,可以说蔡元培所走的道路也代表了近代绍兴学界知识分子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轨迹。

蔡元培先生

  辛亥革命前,以蔡元培为代表的近代绍兴学界以极大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革命。他们通过创办报刊、书局和学校,著书立说等方式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加速了革命风暴的到来,推动了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也使绍兴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基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值中国政治社会风云变幻、剧烈动荡的时代。处于这个时代的蔡元培早年科举得意,跻身翰林院编修,然而他却义无反顾的轻抛功名,弃官南下,回乡兴办新式教育,随即走上了民主革命道路,上演了一场“翰林革命”。

  一、甲午战争后蔡元培由爱国到改良再到革命的思想转变

  在西方的各种思潮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冲撞、相互融合的这种大背景下,蔡元培从接受进化论的思想开始,经世意识觉醒,开始留意时局的变化,接受西学的洗礼,思想为之大变。如蔡元培自己所云:“阅严幼陵氏之说及所译西儒《天演论》,始知炼心之要,进化之义,乃证之于旧译《物理学》、《心灵学》诸书,而反之于《春秋》、《孟子》及黄梨洲氏、龚定庵诸家之言,而恰然理顺,涣然冰释,豁然拨云雾而睹青天。”[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257页。]

   (一)由爱国到改良主义的思想转变

  1894年,日本为实现独霸东亚的狂妄野心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是时蔡元培正任职翰林编修,身处京城的他对清政府的腐败和民族危机有着深切的体会。7月15日,蔡元培在读了上海《新闻报》有关的报道后指出:“日人巳发哀美敦战书,订期于昨日十二下钟开仗,据此,则中日已构兵矣。此间杳不得消息,未知若何!”[高平叔编《蔡元培年谱》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6页。]7月21日,他在和恩师李慈铭《廷树为风雨所折叹》一诗中写道:“聂木东隅旧,平平二百年。拜棠忌鼠器,横草警狼烟。三摘敦瓜苦,孤军瘪叶怜。将军旌大树,谁似节侯贤。”[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一卷[M],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5页。]这首诗表达了蔡元培对民族危机的极大关注,谴责朝廷不派兵入朝作战。由此看来,蔡元培在密切关注时局的变化,并且十分担忧民族的安危。7月25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自此蔡元培更加密切关注战争的进程,并在与友人的书信及日记中多次提到有关甲午战争进程、清军的溃败、日军的步步紧逼、朝廷有关上谕等信息。随着战事的不断扩大,蔡元培按奈不住焦急,于10月7日以翰林院编修的身份列名奏请清廷,力主抗战,反对与日妥协,指出:“与其议和而用为赔费,何如战胜而出以犒师,得失甚明,无可疑议。虽他日或有恃功之意,如回纥之需索于唐,然两祸相权,其轻于受侮于倭,则已多矣。”

  1985年4月17日,甲午战争结束,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与澎湖岛割让给日本。对于清廷的丧权辱国之举,蔡元培悲愤不已,他在日记中写到:“蔡元培当时悲愤地写道:“上决与倭议和,和约十事,其大者,割台湾,割奉天辽阳以东,遵海而南至旅,给兵费二万万,定七年毕给。倭人驻兵威海,岁给兵费五十万。俟二巨万毕给,乃退兵,皆允之矣。日蹙百里,且伏祸机。韩、魏于秦,宋于金,不如是之甚也!圣上谦抑,博访廷议,而疆臣跋扈,政府阘茸,外内狼狈,虚疑恫愒,以成炀灶之计,聚铁铸错,一至于此,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 [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第一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其悲愤交集之情,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由此,蔡元培对清廷产生了极度的失望,于是请假回乡一年,到1986年12月才回京销假。甲午战争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随后就掀起了各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清政府软弱无能的表现,蔡元培又怒斥朝廷:“吾中国近二十年傍范睢远交近攻之策,甚睦于德,近又推诚于俄。不自强而侍人,开门揖盗,真无策之尤也。”[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第一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页.]再次表达了其对清廷的不满。因此可以看出蔡元培面对国家安危,忧心忡忡,表达了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