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巨子谭人凤传》前言(2)

辛亥革命网 2017-06-23 09:31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邓江祁 查看:

《革命巨子谭人凤传》即将由岳麓书社出版。现将该书的前言部分先行发表,以飨读者。

  晚年的谭人凤虽然贫病交加,但他仍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继续为实现民主革命理想而与各种反动势力进行顽强的斗争。他坚持撰写《革命词评》(后被石广权题名为《石叟牌词》),为后世留下了一部珍贵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信史。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谭人凤在对南北军阀失望之际,敏锐地看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一线生机”,立即重振革命雄风,率先公开表态,坚决支持北京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坚决反对北京政府镇压学生运动。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之后,谭人凤又先后关注和支持广东、天津等地的学生爱国运动,再次发表演讲,并通电抨击北京政府,对两地学生爱国运动的深入以极大的鼓舞,给北京政府及两地当局以沉重的打击,为推动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再立殊功,并将其反帝爱国主义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推上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峰。

  1920年4月24日,谭人凤病逝于上海,终年60岁。孙中山、伍廷芳等人为其治丧。同年11月,谭人凤灵柩归葬新化茅田。

  1935年7月15日,国民政府下令:先烈谭人凤,致力革命,功在党国,着追赠陆军上将,用示褒崇。

  二

  学界对谭人凤的研究始于1916年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916年底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1916年12月1日,北京隆重举行悼念黄兴、蔡锷大会,作为黄、蔡二公的老朋友,谭人凤在大会上慷慨发表演讲。稍后出版的《霜钟》第1期登载了谭人凤的这篇演讲辞。该刊主编尹继禄(仲桐)在谭人凤演讲辞的《附识》中,以近千字的篇幅,介绍了谭人凤的革命经历及其特性,并指出:“谭氏为吾国主倡民权唯一之奋斗者,且严气正性,本乎天授。吾尝叹谓,此老不死,天地正气不死。”此文应为第一篇研究谭人凤的文章。1920年4月25日谭人凤逝世的次日,上海《民国日报》特刊登《谭公人凤逝世记》一文,简要介绍了谭人凤的革命经历,总结了谭人凤为中国民主革命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同年4月29日,湖南《大公报》则在刊登谭人凤逝世消息的同时,对谭人凤为革命事业敢于直言的优良特性给予了肯定,并称谭人凤逝世,“民党失一警钟矣”。同时,谭人凤的战友章太炎撰《前长江巡阅使谭君墓志铭》,以“大哉元功,赫若云雷;既缮以贞、无有曲隈”,称颂了谭人凤民主革命的一生。1926年曾杰印行的《乙戊集》收录的《黄花岗之役与中部同盟会》和1928年居正在《江南晚报》连载的《辛亥札记》中,均对谭人凤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活动作了专门介绍。1944年,繁昌所作《谭人凤传》由《三民主义》(半月刊)推出,该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谭人凤的生平与事功,应为关于谭人凤最早的传记性作品。总之,这一阶段由于战争频仍,国家动乱,缺乏一个安定的环境,对谭人凤的研究难以深入开展,重点在介绍其事功和特性,但也使人们对谭人凤产生一定的认识,并为以后谭人凤研究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谭人凤研究随着辛亥革命研究的兴起而开展。这一时期,章裕昆的《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1952年)、蔡寄鸥的《鄂州血史》(1958年)和杨玉如的《辛亥革命先著记》(1958年)等研究辛亥革命史的专著相继出版,其中都介绍了谭人凤在辛亥革命期间的事功。与此同时,陈浴新、邹永成等一些当年曾与谭人凤一道从事革命活动的战友也分别通过《湖南会党与辛亥革命》《邹永成回忆录》等回忆文章,追述了谭人凤的革命经历。《近代史资料》1956年第3期刊载了谭人凤自传性作品《石叟牌词叙录》,章开沅在《文汇报》1962年第23期发表了《谭人凤与社团改进会》一文。从整体看,这一时期,虽然有关谭人凤的文章增多,而且有谭人凤自传性作品和学术性研究谭人凤的论文面世,但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加之谭人凤于民国成立后未曾担任过要职,地位也不高,因而对其认识不够,相关研究也极为有限。

  第三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10年浩劫中,一切正常的学术活动受到破坏,谭人凤研究也处于停滞状态。“文革”结束,特别是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大陆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广大史学工作者精神上获得空前的解放,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从而开创了史学研究的新局面,谭人凤研究也开始走向复苏和发展。一是谭人凤著作得以出版。1983年,谭人凤的重要著作《石叟牌词》经饶怀民教授校点、加注后面世。此书记述了谭人凤自己从1895年开始接触新思潮,慨然兴救国匡时之志至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的经历,并评论了辛亥革命时期的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是非曲直,既是谭人凤本人的自传,又可视为辛亥革命的一卷信史。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推出石芳勤所编《谭人凤集》,是为第一部谭氏文集。该书所附之《谭人凤生平大事记》,是为第一部谭人凤年谱。该书还附录了谭人凤家乡有关人士提供的罗永绍《谭石屏先生事略》和谭沐春《石屏传略》两篇谭人凤传记性文章。2008年,《谭人凤集》被列为《湖湘文库》再版。《石叟牌词》和《谭人凤集》的编辑出版,向普通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大量最为可信的研究依据,为谭人凤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有关谭人凤的回忆文章和传记大量面世。这一时期,各级政协所主办之文史资料等刊物陆续推出一些回忆和纪念谭人凤的文章,主要有:邹协勋的《我所知道的谭人凤》(《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李传补的《我所了解的谭人凤的有关情况》(《邵阳文史》第15辑),谭德顺、康乐天的《先父谭人凤先生轶事》(《邵阳市文史资料》第10辑)和《先父谭人凤的一生》(《隆回文史资料》第3辑)。同时,这一时期出版的近代历史人物传记著作,如赵矢元主编的《中国近代爱国者百人传》、李新主编的《民国人物传》第2卷、贺觉非编著的《辛亥武昌首义人物传》以及戴逸、林言椒主编的《清代人物传稿》等,也收有谭人凤的传记作品。三是有关谭人凤的学术论文大量涌现。由于谭人凤著作的出版、介绍谭人凤的回忆文章和谭人凤传记作品的面世,这一时期对谭人凤的学术研究明显得到加强,所产生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计有20多篇。比较重要的有:康乐天和康中华的《谭人凤与辛亥革命》(《河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饶怀民的《读〈石叟牌词〉评谭人凤事功》(《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和《谭人凤与〈石叟牌词〉》(《甘肃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毛注青的《杰出的民主主义战士谭人凤》(《新湘评论》1983年第5期),周秋光的《激进的民主主义革命家谭人凤》(载《石叟牌词》,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石芳勤的《试论谭人凤成为民主革命家的转变过程》(《历史教学》1986年第3期)和《论孙中山与谭人凤的关系》(《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2期), 张华腾的《论谭人凤思想的特色》(《殷都学刊》1987年第2期),李琴的《谭人凤与长江革命》(《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欧阳恩良的《关于谭人凤“社团改进会”评价中的两个问题》(《船山学刊》2002年第3期),林亲刚的《谭人凤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贡献》(《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徐海兵的《谭人凤对辛亥革命的突出贡献》(饶怀民主编:《湖南人与辛亥革命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南师大出版社2013年版),邹朝春的《谭人凤对辛亥南北议和的态度》(《船山学刊》2013年第4期)以及徐海兵的硕士学位论文《谭人凤与辛亥革命》(2001年)和刘威的硕士学位论文《谭人凤与辛亥革命》(2006年)等。此外,在有关中部同盟会总会的一些论文中,有的也涉及谭人凤。总之,这一时期,随着《石叟牌词》《谭人凤集》的出版和有关史料的增多,对谭人凤的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较前有了长足的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较为丰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