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研究笔谈】记忆史拓展孙中山研究空间(2)

辛亥革命网 2016-05-20 10:31 来源:《澳门理工学报》 作者:罗福惠 查看:

为促进孙中山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有必要对近年来孙中山记忆史研究的基本情况加以回顾,以便研究者全面了解中国史学界的已有成果,避免造成某种程度上学术研究的重复。

  一切历史人物,都要经受历史的冲刷、淬炼和检验,然后才成就其崇高伟大或者卑微渺小,而“历史记忆”既是其间的检验过程和方法之一,也影响到每段检验过程的结果。因此,孙中山研究者如果能够关注并参与发掘前述“历史记忆”的众多方面的史料,无论是对个体记忆或是群体、集体记忆都下一番研究功夫,首先看记忆者说了些什么,并辨别其中的真实或虚妄,进而分析记忆者为什么如此说,就不仅能从一个方面加深对记忆者的认知,加强对记忆者所处时代和环境的理解,更有助于孙中山研究的拓展,既丰富孙中山在生言动、业绩、思想的探讨,并且延伸到孙中山身后的影响和作用的研究。

  作者简介:罗福惠,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注释

  [1]彼得•伯克:《西方新社会文化史》,刘华译,李宏图校,上海:《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4期。

  [2]参见沈坚:《法国史学的新发展》,北京:《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该书中译本参见皮埃尔•诺拉主编:《记忆之场:法国国民意识的文化社会史》,黄艳红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3]沈坚:《记忆与历史的博弈:法国记忆史的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4]沈卫威:《五四留给胡适的历史记忆》,安徽黄山:《徽州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5]李放春、李猛:《集体记忆与社会认同——口述史和传记在社会与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北京:《国外社会学》,1997年第4~5期。论及王明珂的文章是《谁的历史:自传、传记与口述历史的社会记忆本质》,台北:《思与言》,1996年第3期。 [6]罗厚立:《回忆也可是诠释:历史记忆与历史真相》,广州:《开放时代》,1997年第5期。

  [7]杨念群:《历史记忆之鉴》,北京:《读书》,1997年第11期。

  [8]陈蕴茜:《时间、仪式维度中的“总理纪念周”》,广州:《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空间重组与孙中山崇拜——以民国时期中山公园为中心的考察》,上海:《史林》,2006年第1期;《合法性与“孙中山”政治象征符号的建构》,南京:《江海学刊》,2006年第2期;《植树节与孙中山崇拜》,南京:《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总理遗像”与孙中山崇拜》,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国家典礼、民间仪式与社会记忆——全国奉安纪念与孙中山符号的建构》,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9]段春晖:《民国时期孙中山社会记忆的生产路径分析》,黑龙江齐齐哈尔:《理论观察》,2007年第5期。

  [10]罗福惠:《研究“辛亥革命记忆”的意义与方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1]罗福惠、朱英主编:《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2]罗国辉、邵雍:《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孙中山纪念活动》,广州:《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13]钟声、高翔宇:《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孙中山纪念与仪式政治——以〈申报〉为中心的考察(1937.7~1938.11)》,福建三明:《三明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4]靳燕凌:《延安时期中共对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纪念的主题研究》,长沙:《湘潮》(下半月),2015年第8期。

  [15]靳燕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纪念与评价》,长沙:《湘潮》(下半月),2015年第2期。

  [16]张海鹏:《五十年来中国大陆对孙中山的纪念与评价》,北京:《党的文献》,2001年第5期。

  [17]王连生:《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建构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历史记忆》,河南南阳:《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6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