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西部梦——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及其影响(2)

辛亥革命网 2016-02-17 10:32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作者:薛正昌 查看:

辛亥革命百年的时候,追溯孙中山开发西北思想及其影响,与目前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深层次上,其主旨是一脉相承的。
 

  在孙中山看来,各类皮加工及利用,同样是空白,输出的全是一张张完整的皮子。孙中山“要求设立制皮工厂,制造皮货及靴、鞋之类工厂”,是“甚为有利之事”。原材料就地加工,而且是深加工。用现在商贸经济领域的行话讲,就是绝对增大了它的附加值。   

  (四)巩固国防,开发经济   

  孙中山西部开发的一系列战略构想,旨在经济提升和社会富强的同时,集中体现他的国防战略思想。正缘于此,西北地区尤其新疆是他尤其关注的地方。1912年,孙中山视察武汉,他在欢迎大会上谈到建都的问题时,他从国家未来着想,认为即使建都新疆也是仍有意义的。为什么!因为第一,新疆真正是地广人稀,但物产又十分丰富。第二,西部铁路交通警网形成后,通过移民实边,新疆的根基自然就稳固了。第三,新疆的自然风光与地貌独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西部开发问题上,孙中山的思路和构想是独特的。历史以来,中国的政治中心发生过多次变迁;经济中心也伴随着政治中心而不断变迁,文化中心亦随经济中心、政治中心而变,汉唐以前在西北,汉唐以后主要集中在东部、南部。对此,孙中山以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1924年12月,孙中山抱病北上途中,在接见甘肃籍国民党员李世军时说:“你们甘肃是我国地理的中心,也是将来建设的中心”。[9]西北开发的目的,出于改变西北落后现状,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抵御外来侵略。从根本意义上看,还是出于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战略考虑。

  二、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的影响   

  孙中山西部开发的构想,虽然在他身后数年间呈现一种停顿状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作为辛亥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西部开发留下的宝贵思想,却影响深远。

  (一)国民政府时期开发西北的背景与实施   

  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对国民政府时期的影响,通常认为开始于1932年,结束于1946年,先后持续有14年时间。这期间,正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特殊历史时段。特殊时期的西部开发,主要源于抗战,在国家安全战略方面与孙中山的思想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就是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对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影响。   

  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致使民族危机空前加剧,国民政府不但考虑首都的迁徙,同时也开始考虑建立长期抗战的战略后方问题。抗战后方在哪里?开发西北的主张逐渐成为国民政府高层的共识。为此,国民政府陆续出台和通过了一系列有关西北问题的决议案,诸如《开发西北案》、《西北国防经济之建设案》、《请奖励西北垦殖以实边区而裕民生案》等。期间,国民党军政大员也纷纷前往西北视察,国民政府相关部门开始提出本部门西北开发的计划。1942年8月17日,蒋介石视察甘肃时发表了“开发西北的方针”的讲话 [10] 。这个时期,是抗战最艰难的岁月,也是开发西北的又一个高潮,尤其是1942年以后,“开发西北”、“建设西北”成为当时最响亮的时代号召。

  (二)国民政府时期开发西北的影响   

  国民政府时期开发西北的基本思路,就是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大纲》里提出的开发西北的思想,包括开发西北的一些具体方案。这不仅表现在对孙中山西北开发思想的高度重视,而且传承性、指导性较强的“话语”直接出现在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高层一些大员的讲话中。“在国父遗教中,实业计划是建国的方略” [11];“开发西北大纲方略,我党先知先觉先总理曾概要指示于建国遗教中……”[12]。这就从抗战建国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开发西北的意义了。   

  精神开发,同样是西北开发的动力。孙中山说:“言中国建设新方略,其大意:一精神上之建设,一实际上之建设。” [13]在西部开发过程中,蒋介石也谈到精神的问题。“要知道,我们国家的建设,是要依赖真正的革命精神,并不是全靠外国的机器”。[14]这应该也是孙中山倡导的开发西北过程中精神开发思想的影响。当然,孙中山强调的是“俾能以民主政治的精神,经营其个人局部之事业。” [15]。   

  孙中山开发西北,首先提倡开发铁路,其次是能源,包括实业计划。国民政府时期开发西北,实际上大致还是孙中山的思路模式,遵循的是“先总理”建国遗教所指示的路径。资源开发利用,移民、生态与森林的保护与开发等,一方面显示了国民政府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表明在接受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的影响。   

  在抗战背景下,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开发,是近代以来第一次真正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西北开发和建设,对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从抗战和建立巩固的大后方这个特殊时局来认识开发西北的意义。现在回头审视这一时期的西北开发,从政府到学界都得到了认同,都显示了其关注的重要程度,尤其是看到了孙中山西北开发构想与思想的深层影响。但实际上有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因为“将西北开发与抗战建国过分紧密地联系起来,势必会降低西北开发真正意义,使其成为暂时性的军事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并随着军事战略的改变而呈现出忽冷忽热的现象,这一点在国民政府迁都西南后表现得尤为明显。” [16]这个观点是比较中肯的。   

  看来,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开发,虽然在抗战的背景下认识到了西北开发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得到有始有终地推进。这样看,并不是说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开发只是停留在考察与制定相关开发方案方面,也的确做了不少有益于西北开发的实事。比如西(安)兰(州)公路的拓展与修筑,这是丝绸之路大通道。清末,左宗棠新疆用兵,魏光焘修筑三关口道,已经有所改变。西北开发首先是交通道路的开发,国民政府下大气力修筑西兰公路,瓶颈六盘山及其东西的道路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这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