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日新德日新——廖仲恺革命精神探讨(2)

辛亥革命网 2010-04-10 00:00 来源:维普资讯网 作者:宋亚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廖仲恺用光辉的一生铸就了“爱国为民、图强进取、勤奋务实、廉洁奉公”的革命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精神日新德日新——廖
(二)图强进取的价值追求
  
  廖仲恺是革故鼎新的革命家,他生活在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巨变年代,前后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时期,一生勇往直前。他勤于探索,勇于弃旧图新。他对世界的认识不囿于狭隘的框框,他的思想发展始终在追寻革命潮头。1905年,廖仲恺以屠富的笔名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11月创刊号上发表译自美国人亨利·乔治的《进步与贫困》部分章节,提倡“单税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初年最早探索社会主义的人之一。随后,他还翻译了《社会主义史大纲》、《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在译着按语中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表露出肯定和赞赏的态度⑧。正是他和朱执信、宋教仁等一起,促成了《民报》的社会主义热,从而带动了国内各种刊物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924年前后,追求建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使其社会主义探索有了新的特色。
  
  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廖仲恺逐渐认识到,实现中国近代化建设,首先要革除政治上的障碍,帝国主义是中国最凶恶的敌人,封建军阀是帝国主义的走狗。为了外御强敌争取民族独立,内兴民主谋得人民幸福,必须联合苏俄、联合中共,“扶助农工”,并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武装,革命才有成功的希望。1921年,廖仲恺作为孙中山的代表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苏俄代表越飞多次会谈以至参与决策,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在国民党改组时,国民党右派试图反对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廖仲恺就旗帜鲜明地反驳:只要为革命加入国民党的人,“对于我们的主义能服膺,革命能彻底”,“诚意来革命”,“则一切不生问题”⑨。国民党“一大”期间,他旗帜鲜明、坚决斗争,在《宣言》中写进了联俄、联共的内容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纲领。创建黄埔军校,困难更大。当时广东军阀割据,全凭“坚定不拔的信心”,“不屈不挠的勇气”⑩,终于在黄埔成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于1924年5月9日任命廖仲恺为党代表,他请周恩来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在军校训令中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书籍,本校学生皆可阅读。”廖仲恺在创建和发展黄埔军校方面的功绩,受到人们普遍的赞扬,共产党人肯定他“为黄埔立了政治教育的模范,造就了许多革命的青年军人”{11},国民党人认定他“真是黄埔的慈母”{12}.
  
  (三)勤奋务实的高尚品德
  
  廖仲恺在工作上以勤政着称,特别是国民党改组后,他一度兼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委、工人部部长、农民部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广东省省长等13个要职,工作十分繁忙、辛苦,每天办公少则十三四个小时,多则十六七个小时,常常白天外出办事,深夜方归。
  
  在孙中山的重要助手中,胡汉民右倾保守,朱执信擅长政论,而廖仲恺则以务实着称。他跟随孙中山二十几年,对先生的决策,往往在决定前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一旦形成决策,则决不会因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而在心理上有丝毫的隔阂、在行动上有丝毫的犹豫或折扣,他始终都是孙中山思想的忠实追随者,而且是主动性、创造性的执行者。在当时政治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要完成每一项任务都面临很大的困难,需要巨大的勇气。可以说,没有廖仲恺的忠实执行,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贯彻,更不可能在当时的革命实践中体现出那样的实效。周恩来评价他是“热心作事者,最能负责、最能工作而又勇于革命运动、工农运动及反帝国主义运动的积极领袖”{13}.
  
  (四)廉洁奉公的崇高品质
  
  廖仲恺一生以公事为主,以事业的要求为依归,献身革命事业,不为名利所累,不计较个人得失,廉洁自律。民国元年以后,他屡次掌管财政,二十几年如一日,每次卸任移交时,没有一条帐目不清楚,既显示了他在理财方面的才能,也体现出他一心为公,“不做假帐”的廉洁职业操守。“辛亥八月,武昌革命起义,各省响应。九月,广东光复。胡汉民任都督,仲恺被请回来管理财政,当时广东财政非常紊乱,实不好下手。但他凭着高深的经济学识和敏捷的手腕,从容整理,有条有绪,不到几个月功夫,便做到了收支相抵。解职时,省库居然有余财了。这是他以其所学贡献于革命事业的第一步。不到几个月功夫,便有如许成绩,同志们都为之惊叹不已”{14}.
  
  辛亥革命失败后,廖仲恺夫妇流亡到日本东京,在千驮谷附近的青山七丁目安下了家。他们住的房子很简陋,只有两间房,胡汉民夫妇住一间,他们住一间,会客、吃饭、睡觉都在里面。每月的房租仅20元,其他各项开支都很节省。海外人士知道廖仲恺当过一年的财政司长,以为他一定很有钱,见他过着如此俭朴的生活,无不感到惊讶。1917年9月24日,廖仲恺被孙中山委任为军政府财政部次长,在财政总长唐绍仪就任之前,代理总长职权。在任职期间,他规定了严格的财经纪律,并督促部属按章办事,在他卸任结算时,笔笔帐目皆清。廖仲恺为政清廉,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死后家无余财,两袖清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