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的北洋军集团嬗变研究

辛亥革命网 2011-03-23 00:00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任保国 翁有为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辛亥革命前后,北洋军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北洋军的变化,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变化的反映和缩影。 ,辛亥革命前后的北洋军集团嬗变

  由于辛亥革命的影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支重要力量的北洋军阀,其自身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而且折射出社会本身的嬗变。然而,由于辛亥革命的成果为北洋军首领袁世凯篡夺,导致革命的成就和影响大打折扣,因而使人们对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自身的变化认识不足。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近百篇,涉及到北洋军阀及其统治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各方面,但是,对于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本身对北洋军阀的影响,以及此后北洋军阀的嬗变,学术界则缺乏研究。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以期使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辛亥革命的作用和影响。

  一、北洋军集团由君主制的维护者转向承认共和制

  清末北洋军体系形成之时,是维护清朝封建君主制度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支持满族贵族统治的工具。可以说,北洋军体系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支持和维护清朝专制统治的过程。清政府编练北洋军的目的,是出于维护其君主专制统治。甲午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在全国哗然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为了延续自己的统治,不得不再一次从事军制的改革,为编练新军提供了前提。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始了袁世凯的小站练兵和北洋军的出现。因此,袁世凯编练的“新建陆军”尽管采用了“西法”,但其本质却与八旗、绿营及湘军、淮军一样,仍是维护清朝专制统治的工具。他在《劝兵歌》中要求士兵为子当尽孝,为臣当尽忠。朝廷出利借国债,不惜重饷来养兵……再不为国出力,天地鬼神必不容。教育士兵要效忠清朝。后来的历史事实也证明,北洋军的确成了支持清朝专制政权的一支重要力量。1905年,北洋六镇的建立,标志着北洋军体系的形成,它被视为清朝维持其政权的基本军事力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等人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校;1906年,学部正式推出了明确的教育宗旨,即“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将“忠君”思想列在各项之首,在这种教育氛围之下的北洋军人,也就一时成为君主制的捍卫者。

  武昌起义爆发后,由于南方新军大部分倒向革命,清廷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北洋军身上。北洋军成为镇压起义的主要力量,对革命党形成了巨大威胁。北洋骨干将领姜桂题、冯国璋、张怀芝等人甚至联名通电,公开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制度,但是,这并不表明北洋军是清廷的坚决支持者。恰好相反,一个军事集团公开表态干涉政权,表明统治者已经失去了对它的信任和控制。事实上,在革命党与清廷的相互对峙中,袁世凯及其北洋军已经上升为“第三种力量”,他们的态度成为左右时局的砝码,他们倒向哪一边,哪一边就将获得更有利的形势。最后,由于袁世凯站到了革命党一方,从而加速了清朝的覆灭和共和制的建立。1912年1月26日,由段祺瑞领衔的46位北洋将领联名通电清廷,要求其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这给摇摇欲坠的清朝重重一击,加速了清帝的退位。清廷在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退位诏书中也承认:“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袁世凯在第二天也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声称:“共和为最良国体”,“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

  中华民国建立后,北洋军演变成为支撑中华民国招牌的一支决定性军事力量。由于它对君主制的否定及对共和制的承认,使封建的世袭君主制从此在中国难以立足。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北洋军从整体上对君主制的拒绝。不仅北洋军的上层如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等人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而且北洋军为数几十万,护国战争时,第一批派了几万人开赴第一线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当其准备增派第二批时,竟然再也拼凑不起来了。就是当时南北各地的普通士兵,尽管在政治认识上极其模糊,也对袁的倒行逆施表示反对,“不喜欢袁世凯既做总统,又勾结日本要做皇帝”。这也表明,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不论权势再大,最终必然是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段祺瑞一度民望颇高,粉碎复辟,“再造共和”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吸取其教训,后来的北洋军阀首领如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张作霖等,不论权势再大,气焰如何嚣张,均不敢再以君主制而自为,被迫保持维护共和之名。当然,由于“此时民众对民主共和制度的认识,毕竟还很浮浅。主要是从直观的体验中,对民主共和政体的一种形式上的认同”。北洋军人对共和的理解水平,自然也十分有限。尤其北洋军人的上层中根深蒂固的“帝制时代的旧思想”的支配,使口头上支持“共和”的北洋军人,成为现实生活中破坏共和、推行专制的工具,“北洋军阀统治者力图用形式上的资产阶级法统对社会进行控制,以达到其专制统治的目的”。这样,北洋军从而陷入不可自拔的矛盾之中,最终走向灭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