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社会科学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3)
辛亥革命网 2011-05-10 00:00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作者:李文海 查看:
对于我们来说,在新的世纪,在知识经济已露端倪的今天,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必须也应该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识。我们应进一步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不仅是在大中小学校,还要在全社会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形成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把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人民的素质培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而这种精神支柱,正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大学是新的世纪中创造和推进知识经济的生力军。她推动着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创新和传播,她通过对社会主体的培育、人文环境的营造、社会改革的建议和参与,直接承担着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社会启蒙、社会设计和社会整合方面作用的重任。当然,我们清醒地意识到,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必将会对现代大学的许多方面,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创新和传播方式,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只要我们回顾19世纪晚期以来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我们便可以更有信心地说,大学仍将是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基地和人才辈出的摇篮,必将强有力地支撑着21世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是历史的选择!
在科教兴国的旗帜下,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同时,也要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架起科学精神的两个车轮,张开科学雄鹰的两只翅膀,让它快速前进,让它展翅翱翔。
要给人文社会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大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空间,让他们置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中去,深入实际,总结经验;让他们成为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宏扬人文精神;让他们放眼世界,广泛吸收一切人类文明中有益的成分,丰富我们现代的文化和精神,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