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社会科学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2)

辛亥革命网 2011-05-10 00:00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作者:李文海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是科学技术进步转化为社会进步、技术与社会相融和的必要条件。科学技术应该而且必须以人为本。科学精神之中最不可缺

  科学技术进步和发明,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所引起的劳动群众的失业、环境的恶化、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技术进步与文化价值、技术与伦理观念、技术与社会习惯等方面的冲突,都有待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入研究并提供解决途径。这些摩擦和冲突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但不能与社会进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反而会成为促使社会衰退的根源之一,自然也会成为阻碍科学技术进步的因素。由此可见,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是科学技术进步转化为社会进步、技术与社会相融和的必要条件。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被赋予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事实上,自然科学的任何一个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任何一次飞跃,都凝聚了许许多多优秀人才的研究与发明。优秀人才不仅要具有聪慧的头脑和非凡的智力,而且还要具备高尚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而这种精神和意志往往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的薰陶。中国古代哲人曾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卦·象辞〉、〈坤卦·象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锐意进取,是优秀科学家必备的素质;谦虚好学,取人之长,善于协作,同样也是优秀科学家必备的素质。如果所有的科学家乃至整个民族都有坚强的精神支柱和道德信念,都具备了这样的优良素质,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什么样的奇迹不能创造?科学技术是人发明的,也应该是为了人的。科学技术应该而且必须以人为本。科学精神之中最不可缺少的因素就是人文关怀,科学精神的主体应该是人文精神。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它不是人的异化和对人的否定,而是人的创造力的展示,是人的社会本质、自由、尊严、价值的进一步确证和高扬。

  科学技术本身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力量,不可能单独对社会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充分肯定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作用时,看不到甚至否定人文社会科学独特价值的观点,是短视的,也是有害的。

  三、当代中国为人文社会科学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几代人坚持不懈追求的宏伟目标。这不仅是中国有史以来最重大的飞跃,而且也是中国对世界进步的重大贡献。中国实现现代化本身就说明,当前中国正面临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既面临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又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正因为这样,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比起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来,都显得更加艰巨复杂,更加丰富多彩。

  现代化不能仅仅理解为我们有了多少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品。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品固然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还不能说是现代化的全部。现代化应该是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的现代化,它要有一系列运用高新科学技术的企业和行业,有永续不断的科技创新和推广;它还要有人与社会的现代化,有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精神的升华。因此,现代化过程既需要有自然科学的巨大贡献,又需要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巨大贡献。

  我们看到,当今世界有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了一些矛盾和困扰,它们有许多深刻的教训很值得我们记取。现代化过程怎样独立自主地推动本国科技的成长与普及,怎样避免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附而促进本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怎样在经济发展中避免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矛盾的加剧,怎样在文明进步的同时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与自然的失衡,等等,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是不是一定要重复其他国家经历的困难和不幸?是不是我们就找不到一条能够避免各种困境的发展道路?研究并回答这些问题,正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

  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我们需要把握和回答我们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发展,需要不断形成新思想、新视野、新观点、新方法。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积极地投身于这个伟大的建设事业中去。对于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我们应该加快研究推动我国高新科学技术发展的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之中;我们应该加快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适宜于科学技术繁荣与发展、高新技术普及与推广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使大学和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与普及的主体,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加快研究中国高新科学技术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障,不断完善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繁荣的人事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政策体系和人文环境;我们应该加快研究中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广泛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高新科学技术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高科技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与服务体系,探讨中国科学技术与高新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规律。

  四、让人文社会科学在新世纪发挥更大的作用

  让知识经济的成果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技术、知识、经济与社会更紧密、协调地发展,已经成为困扰当代世界的重大难题。人们忧虑的是,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上少数富国与大多数贫穷国家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富国运用它们占有和垄断的知识将居于更为有利的地位。因此,当前更为迫切的是应该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与政治新秩序。这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