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2)

辛亥革命网 2011-05-10 00:00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作者:李文海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历来有重视历史、尊重历史的优良传统。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

  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人们并不十分陌生的例子。延安整风时期,党中央特地把郭沫若所著的《甲申三百年祭》作为整风文件,印发全党学习。此书是专门总结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由胜利转向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全党同志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伟大胜利的前夕,党中央和毛泽东用李自成因骄傲而失败的历史事实教育全党,提供了一个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的范例。

  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了“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说它重要,因为这是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大事。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要建设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有一个正确对待中外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

  毛泽东曾经多次论述过继承历史遗产同指导当前运动的辩证关系。他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稍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又着重阐明了历史文化同新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化的建立与发展,必须从灿烂的古代文化中通过批判继承吸取其营养;同样,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也需要把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离开了当前波澜壮阔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文化的发展固然会成为无本之木;割断了与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联系,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也会成为无源之水。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拥有的一个最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正是在这一点上,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可以与之相比。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治史。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下来,这同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注重治史有着直接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光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先人懂得从总结历史中不断开拓前进。我国的历史,浩淼博大,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也记载了先人们在追求社会进步中遭遇的种种曲折和苦痛。”对于这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颂古非今、言必称三代固然不行,妄自菲薄、数典忘祖也并不可取,还是应该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

  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所以我们讲尊重历史文化,理所当然地要包括尊重世界各国历史文化的内容在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在今天的世界形势下愈来愈显得必要和紧迫了。

  从历史中获取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需要精神动力。而了解历史,懂得历史,这是获得精神动力的重要来源。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目前,我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致力于实现祖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促使我们万众一心地去面对各种挑战,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动力,就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江泽民同志曾经对这个问题讲过一段极富激情的话:“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涵养而成的民族精神,必定会在对历史的更深刻的认知中得到进一步的弘扬。

  当人们更加具体地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特别是了解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的侵略和压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业绩后,必定会对今天更加热爱,对明天更加充满信心。

  邓小平同志在论证为什么 “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这个问题时,专门叙述了一段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并且说:“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不要拒绝历史,因为历史给我们以智慧;不要忘记历史,因为忘记历史意味着对事业的背叛;不要漠视历史,否则将受到历史的惩罚;不要割断历史,因为否定昨天也就将失去明天。

  作者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李文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