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泽民的历史观》笔谈
辛亥革命网 2011-05-09 00:00 来源:东南学术 作者:李文海等 查看:
李文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征鲁教授的《论江泽民的历史观》(发表于《东南学术》2001年第4期),是一篇有相当理论深度、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文章。
第一,文章较全面地分析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之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同时,又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一个时期以来,唯物史观受到了各种挑战。在这种挑战面前,江泽民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任何时侯都丝毫不能动摇的。”“一定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离开了科学的世界观,我们的决策、我们的事业就丧失了坚实的哲学基础。”文章不仅详细论述了江泽民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文章着重分析了江泽民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及“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两个问题上,对唯物史观的新的发展;以及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对毛泽东晚年在运用唯物史观上由于没有恰当把握“度”的分寸,产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过分强调政治作用的“政治决定论”、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意志的“唯意志论”的错误,进行拨反正的理论贡献。
第二,文章着重分析了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哲学基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的形势、新的环境、新的任务,对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的新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的发展。实践“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的思想,既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主观想象的结果。它一方面是全面总结了党的建设和发展的丰富历史经验,一方面是深刻掌握了时代发展的种种新的趋向,同时,也建筑在坚实而深邃的理论基础之上。正如文章所说:“三个代表的思想既是对唯物史观某些本体内容的解释和发展,又更是作为完善后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系统而实际运用的。”文章逐个分析了三个代表与唯物史观的相互关系,揭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如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于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体系之中。
第三,文章对江泽民一贯重视和倡导学习历史,努力掌握历史规律,通过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指导现实斗争的思想和实践,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述。中国共产党历来是一个尊重历史,重视历史的政党。同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江泽民十分重视对历史的学习了解和历史规律的掌握。他多次号召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了解中国的和世界的历史,强调指出:“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本人就身体力行,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广博的知识,并且熟练地将历史经验运用到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中去。
陈祖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论江泽民的历史观》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就江泽民的历史观及其哲学基础,进行了开创性的理论探讨,是一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章。作者的讨论,从对中国数千年历史哲学的演进入手,论证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历史必然性。因此,江泽民关于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的主张,便成为全文的指导思想。
文章以大量篇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哲学基础上进行了探讨。作者指出:“‘三个代表’的思想既是对唯物史观某些本体内容新的解释和发展,又更是作为完善后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系统而实际运用的。”以此为依据,本文第四部分,着重讨论了江泽民历史观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尤其是党的建设和民族文化素质提高的重大指导作用,从而昭示了江泽民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卓越贡献。
通过全文的周密论证,作者得出如下结论:“江泽民的唯物史观……,它产生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又指导了这一实践,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反复地接受检验,不断完善,得到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新的生长点,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处于低潮时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机制的生动体现。如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样,这一理论的产生又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而必将永葆其美妙的青春。”
全文有理有据,论证周密,结论允当,行文通畅,是一次重要而成功的理论尝试。作者在理论探索中的创新精神,尤为令人敬佩。
李尚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
《论江泽民的历史观》一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江泽民的历史观作了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阐释,是一篇具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本文对江泽民唯物史观的承继性、江泽民唯物史观“体、用”架构的内容及江泽民唯物史观的现实意义,作了深入的探讨,认为江泽民的唯物史观“体、用”架构之理论体大思精,方兴未艾。它产生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又指导了这一实践,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反复地接受检验,不断完善,得到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新的生长点,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处于低潮时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机制的生动体现。这一理论的产生又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而必将永葆其美妙的青春。这些论点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独特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