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革命派利用会党的策略(3)

辛亥革命网 2011-05-19 00:00 来源: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作者:饶怀民 简婷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时期,会党反清斗争经验的丰富和政治经验的缺乏,注定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争取的社会力量;会党简单、率直、行侠好义的性

  对于这种取缔、镇压会党的严酷现实,引起了一部分长期从事联络会党、对会党怀有深厚感情的革命派的焦虑,以谭人凤为代表,联络陈犹龙、徐宝山等人,组织社团改进会,发表《社团改进会发起意见书》,该意见书对会党的功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神州光复,民国肇基。论者以为革命之成,当归功于鼓吹种族主义之新学说,而不知抱此主义、收此效果者,实种因于二百余年以前之洪家。”“武昌起义,各省响应,曾不数月而共和成立,军队之功,实洪家兄弟之力也。盖其厕身军界者多。运动之初,惟洪家兄弟能守秘密;发难之际,惟洪家兄弟肯听指挥。”同时,也为民国初年会党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鸣不平,“及大功告成,事外虚声之辈,反握重权;学界死难之人,优予旌恤;独于满运相终始、坚忍痛苦、百折不挠之洪家,则无人齿及。揆诸情理,宁可谓平?”谭人凤创设社团改进会的目的就是不要将会党视为敌人而加以镇压,而要“对于各会党则认为同志,施以教育,冀其改良进步,务使流品淆杂之社团,一变为完美稳固之民党。”[18]可惜的是,谭人凤这位被会党誉为“托塔天王”的辛亥革命的功臣,他的意见并没有引起当政者的重视,谭人凤等人后来还拟订了《社团改进会章程草案》九章四十二条以及《社团改进会会员守则》等多种文件,并呈请警政司致内务部“认可”、“鉴核批示遵行”。但经过一番文件旅行游戏之后,内务部的回答则令人谛笑皆非,“本部以该会章程诸多不合,当经修订完善,再行呈报核办。”但“嗣后未据续报”,此事最后不了了之。[18]在当时革命党人利用会党的普遍心理支配下,谭人凤等人为会党鸣不平、试图认会党为“同志”、“施以教育、冀其改良进步”,“一变为完美稳固之民党”的善良愿望,也不过只是少数革命派人的一厢情愿而已。

  三、如何评价资产阶级革命派利用会党的策略

  如何正确评价资产阶级革命派利用会党的策略呢?是简单以起义的成败论,还是根据革命派从利用会党到策动新军策略的变化而作出判断,又或者是以会党扰民来判定?笔者认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利用会党的策略是一种成功的策略。

  首先,从实际条件来看,革命派最初从事革命活动,应者可数,孙中山在回顾革命历程时,也谈到这一点:“予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数年之间,每于学课余暇,皆致力于革命之鼓吹,常往来于香港、澳门之间,大放厥辞,无所忌讳。时闻而附和者,在香港只陈少白、尤少纨、杨鹤龄三人,而海上归客则陆皓东而已。若其他之交游,闻吾言者,不以为大逆不道而避之,则以为中风病狂相视也。”至1895年,这种情形仍无改变,“至甲午中东战起,以为时机可乘,乃赴檀岛、美洲,创立兴中会,欲纠合海外华侨以收臂助。不图风气未开,人心锢塞,在檀鼓吹数月,应者寥寥”。[19]尽管革命派也非常清楚会党有诸多缺陷,如“知识薄弱,团体涣散”等等,[19]但是革命初创,“内地之人,其闻革命排满之言而不以为怪者,只有会党中人”。[19]就当时的革命形势而言,能够将反清会党利用起来,对革命派而言,本身就是一个成功。当然,随着革命条件的日益成熟,策略也会当作出相应的调整,从1895-1908年利用会党为主力到1908-1911年策动新军、以会党为助力正是革命派因时而变、因势而移的产物,不能简单地用后一策略而否定前一策略。

  其次,从目的来分析,革命派作为一个政治派别,进行革命活动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获得政治权力。列宁说过:“一般政党,特别是先进阶级政党,如果在可能取得政权的时候拒绝政权,那他就没权利存在下去,就不配称为政党,就是一块地道的废料。”[20]革命派的政治目标就是力图参与政治,并在参与中控制运作国家政权。利用会党这一策略是否服务于此一目标呢?从1895年第一次广州起义到1911黄花岗起义,似乎除了失败、流血、牺牲,没有任何别的记忆。但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这些看似失败的武装斗争却是对清政府的一次又一次冲击,力量虽不足以摧毁清政府的统治,却足以令清统治者心惊胆战、疲于奔命。以会党为主力的武装斗争“有如薪火与炊爨,燃烧一分柴料即增加一分热度”。[14]从这一整体观出发,会党参与的一连串的武装斗争类似于革命派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通过这一方法,革命派的政治影响力逐步增强,其首领孙中山从偏于广州一隅的“江洋大盗”而逐渐成为世界知名的革命派领袖,并最终步入政治舞台的中央。革命派正是“利用民众运动实现资产阶级参与、掌握政权的愿望”。[21]无可否认,革命派实现政治目标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有革命派发动的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等等,其中,以武装斗争为核心内容的革命派的实践活动无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不能抹杀的是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会党的重大历史功绩。为此,可以说利用会党是一个有助于实现革命派政治目标的一个非常成功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周建超。论辛亥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秘密会党的联合[J]。社会科学研究,2001(2):113-119。

  [2]陈静,胡杰。浅析辛亥革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会党的策略[J]。历史研究,2008(2):36-37。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