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庚子滞留檀香山之谜(4)
辛亥革命网 2011-05-18 00:00 来源:浙江学刊2002年 作者:郭世佑 查看:
向康有为请求赴港未获允准,梁启超除了考虑走南美,还是觉得应该实现赴美计划。一方面,他“拟即往巴拿马、秘鲁两处”发展保皇会组织,争取捐款,他函请正在加拿大的叶恩(惠伯)“函知该处同志,并将彼门牌寄下”(注:1900年3月13日(光绪二十六年二月十三日)梁启超致叶恩函,抄件。),以便接洽。另一方面,他计划“与一美将大有所图”,(注:1900年3月13日(光绪二十六年二月十三日)梁启超致丘菽园函,《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02页。)拟同一个名叫鲁云的美国人去纽约,找一位“前以三千万贷古巴民党者”(注:1900年4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四月一日)梁启超致丘菽园函,《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40页。),请后者慷慨解囊,支援中国的勤王运动,计划获得1000万元的资助。梁启超在4月28日致孙中山函中,也透露了自己的这一计划,认为若能“得千万左右,则可大助内地诸豪一举而成”(注:1900年4月28日(光绪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九日)梁启超致孙中山函,抄件。另见《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油印本。梁3月20日致唐才常等人函中也强调:“得一千万之公司,长袖善舞,庶几有济。”)。
数日后,梁启超便放弃了去南美的计划,拟倚仗美国人鲁云的支持,全力图美。
不久,梁启超发现那个鲁云“不甚诚实,不可恃之”,找到“在檀为有望商家”的另一个美国人赫钦,请求协助。据梁氏所知,“此人曾与古巴之役者也,与今之美外部大臣同事也”(注:1900年4月12日梁启超致康有为函,《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19页。),“彼发大心,肯偕往纽约,谓若弟子往见各豪富,肯签名许以非常利益,事之成可望八九”,梁拟“下月偕往”(注:1900年3月20日(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日)梁启超致康有为函,《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03-204页。)。
弱者往往希望出现奇迹。梁启超本人固然始终明白赴美谋求巨额援助之事“成之甚难”,“虽谋之,然不可恃之,盖天下未有不经过血汗而能得之权利也”(注:1900年2月13日(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十三日)梁启超致丘菽园函,《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02页。),他甚至还说,赴美之行“或可大有收获,然恃人不如自恃,仍望各处同胞,发愤团结,是乃脚踏实地工夫也”(注:1900年3月20日(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日)梁启超致斗南书,抄件。),但在致乃师函中,他又强调“孤注一掷亦无妨”,“决意以本会所收得美金万余充此事之用”,“决意如此办理矣”(注:1900年3月20日(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日)梁启超致康有为函,《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04页。)。显然,他已无意于征得康有为的同意,并且兴致勃勃地致函开导孙中山,不要轻易发难,需作充分准备。
由于梁启超所依赖的那个赫钦在檀香山是个巨商,“薪工甚昂,与之同行六月,须万金(美国纸)乃能偿其利益”(注:1900年3月28日(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梁启超“复诚、忠、雅三君书”,《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08-211页。按:据该谱第212页脚注,唐才常字伯忠,“忠”即指唐才常。关于唐才常之字,许多有关唐之传记及唐之胞弟才质所撰《唐才常烈士年谱》均未提到唐才常字伯忠,不过,唐才常乃此函述寄对象之一,当无歧义。“雅”指狄平(葆贤),据《自立会史料集》编者估计,“诚”当为“”字之误,即指沈荩,沈荩原名克。),梁启超还得先为赫钦补偿一笔商业损失。梁原来估计此行补偿费、路费与活动经费共需华银二万元,稍后又预算“须费二万八千之本钱”(注:1900年3月28日(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梁启超“复诚、忠、雅三君书”,《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08-211页。按:据该谱第212页脚注,唐才常字伯忠,“忠”即指唐才常。关于唐才常之字,许多有关唐之传记及唐之胞弟才质所撰《唐才常烈士年谱》均未提到唐才常字伯忠,不过,唐才常乃此函述寄对象之一,当无歧义。“雅”指狄平(葆贤),据《自立会史料集》编者估计,“诚”当为“@②”字之误,即指沈荩,沈荩原名克@②。)。当时,檀香山保皇会成员“虽捐有五万之数,然尚未开收”,原因是檀香山保皇会因清方领事“极力阻扰”,还不曾在当地美属“政府取一立会文凭”(注:1900年3月28日(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梁启超致康有为函,《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10页。),“现只得同志而有力之各人先行捐出应急用,故其余更须稍候”。他估计,在檀香山“扩充之后,必得至十万以外”(注:1900年3月28日(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梁启超“复诚、忠、雅三君书”,《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08-211页。)。
为了作好离檀赴日准备,梁启超除了竭力筹措此行经费外,还抓紧同地方政府交涉,争取使保皇会的合法性得到美属檀香山地方政府的认可。另外,他将此行计划同檀香山的组织发动情况一一函告分驻新加坡、澳门、横滨、上海、加拿大等地的同人,提醒他们不要疏远同檀香山保皇会的联络,以免影响士气。3月20日,他致函唐才常和狄平,告以“于半月内即偕往纽约”(注:1900年3月20日(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日)梁启超致唐才常、狄平(葆贤)函,《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03页。)。梁氏曾“拟半年遍游美洲”(注:1900年4月16日(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十七日)梁启超致雪梨保皇会同志函,抄件。),“现接唐山来信,消息甚急”,估计“于日间两三个月内,即行起义”,辄打算待赴纽约办妥借款后,迅即折回广东(注:1900年3月15日(光绪二十六年二月十五日)梁启超致黄满函,抄件。)。
3月28日,梁启超再次函告唐才常等人,偕赫钦赴美的日期已定为“三月十一日”(注:1900年3月28日(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梁启超“复诚、忠、雅三君书”,《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08-211页。),即西历4月11日。同日,他又函告加拿大的保皇会骨干叶恩,相约在轮船路过加境时与之一晤。他说:“弟已决四月十一号(西历)乘阿喊罅船来喔高华,与一美国人及会中一副总理张君梅如同来。到埠绝无停留,即往纽约办一极大极要之事,故先行信阁下,祈到时预备招呼一切。弟来时写船位乃用西人名”。梁将他与张的西文名附上,嘱“若上岸时或有窒碍,望兄妥为照料”。由于总理衙门多次电请美国政府阻止梁启超登岸,梁“闻美外部实已行文税关,设法阻止”,故嘱叶对此行绝对保密,“此事切不可张扬,除兄之外,不可令一人知(多一人知,则多张扬一分),虽极同志者亦不可使知。……弟到贵埠,但住客店,不见一人,惟一见日本领事,即刻搭火车前往,当日即行,并不逗留,疾雷不及掩耳,乃能妥当。兄但会此意,密之又密,是所切祷!”(注:1900年3月28日(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梁启超致叶恩函,《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11页。)
梁启超原以为此行定能成功,讵料美国政府推行民族歧视政策,“仍以疫防为故,只许白人搭船,亚洲人皆不许”。其实,包括梁启超在内的华人也曾接受种痘之法种疫,“虽种,仍不许”,梁氏“欲飞无翼,夜夜膏兰自煎”(注:1900年3月13日(光绪二十六年二月十三日)梁启超致康有为函,《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01页,1900年3月28日(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梁启超致康有为函,《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10页。)只好被迫取消4月11日赴美之计划。在他看来,“此事志在必办”,不能放弃,即“以全权交赫氏先往办理”,以“二万元华银”作为补偿赫氏商务损失之代价(注:1900年4月5日(光绪二十六年三月五日)梁启超致康有为函,《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13-214页。),自己则在檀香山为打破美国政府的民族歧视政策,争取赴美计划的实现而继续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