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清末“宪政”,还是清末预备立宪?(2)

辛亥革命网 2011-06-16 00:0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郭世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若以史实与学理而论,“百年宪政”或“宪政百年”的提法并不确切,它很容易使读者产生误解,好像早在晚清时期我国就有基于“宪法之治”

  可以说,任何国家的重大改革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启动的,机遇与风险同在,改革者的胆识与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指出:改革者的道路是艰难的,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比革命者更为困难,一是“他们必须两线作战,同时面对来自保守和革命两方面的反对。要想取胜,他的确要进行一场具有多条战线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参加者五花八门,一条战线上的敌人可能是另一条战线上的盟友”;二是 “改革者不但要比革命者更善于操纵各种社会力量,而且在对社会变革的控制上也必须更加老练。他着眼于变革,但又不能变得太彻底,他要求逐步变革,而不是剧烈地变革”;“第三,如何处理各种形式改革的轻重缓急的问题,对改革者来说比对革命者要尖锐得多。” 相比之下,只知玩弄权术、擅操宫廷政变的慈禧太后的领导能力是不够的,王照说她“但知权利,绝无政见”,陈夔龙说她只看重“利害切身”,所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如果说慈禧太后还能把权术玩活,那么,她的后继者载沣和隆裕太后就显得更糟。据载沣的胞弟载涛回忆,“他遇事优柔寡断,人都说他忠厚,实则忠厚即无用之别名。他日常生活很有规律,内廷当差谨慎小心,这是他的长处。他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决难胜任。”“隆裕太后之为人,其优柔寡断更甚于载沣,遇着极为难之事,只有向人痛哭。平时宠信太监张兰德,言听计从。”最能说明问题的是,面对如火如荼的保路运动与国会请愿运动,载沣一班人就不是谨慎疏导,而是一味镇压,还愚不可及地抛出“皇族内阁”来羞辱请愿者,这就无异于把后者纷纷逼入反清革命的阵营,引发革命高潮的到来。

  对于旧的统治秩序来说,新生的资本家群体、新军、新式学堂学生与留学生都像双刃剑,清朝统治者能否消化和驾驭这些新政的成果,避免让他们走向现成秩序的反面,恐怕也成问题。

  “新政”统治者不仅在政治上被动,经济上也是困难重重,出现某些恶性循环。清朝政府在1899年的财政赤字即达1300余万两,1910年却增至8000万两左右。当袁世凯奉旨派兵南下对付武昌起义军时,清朝政府的国库贮备已不足100万两白银,其被动和狼狈可想而知。

  “新政”的计划不可谓不庞大,改革的速度也不可谓不快,但各省除了摊付巨额赔款、债款、上缴宫廷挥霍等款外,练新军也好,办实业也好,兴学堂、派留学也好,还有各地办警政、地方自制、各类调查与选举,样样需费,而且非有巨额投入不可。对于连支付赔款与借款都需挖东墙补西墙,民力早已不堪重负的清皇朝来说,唯一的办法除了敷衍某些“新政”实施走过场外,就是继续敲诈人民,不断加重旧税,增设新税。其名目之多,手段之苛,人民怨声之大,都是举世罕见的。直到武昌起义前夕,全国各地的抗粮、抗捐、抗税暴动此起彼伏,摇撼着清朝的统治基础,助长反清革命的声势。而新政期间,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与贪污腐化愈演愈烈,闹得乌烟瘴气,败坏新政形象,民怨倍添,无异于火上加油。

  新政后期的预备立宪固然预示着清朝政治体制改革的全新启动,然而,方案归方案,实施归实施。从根本上来说,西方的法律是根据西方人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传统习性、价值观念等因素而催生出来,如何搬到一个既难以骤然西化也无法完全西化的文化类型完全不同的中国社会,而且还是一个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内部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差异颇大,殊相与共相并存的社会,这是一个既需要智慧也需要耐心的难题,好事多磨,实非“拿来主义”即可“毕其功于一役”。

  在近代中国,姑且不说满汉矛盾的客观存在,能否借助于君主立宪制,让“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知识精英把西方的宪政制度当作“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工具,而不是基于自身与广大民众的权利诉求,清朝统治者则把知识精英的制度设计作为“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的权宜之计,并不往心里去,广大民众却不问民权与君权的区别,只求一个好皇帝和一个好政策,这些都成问题。一旦把西方的权力制衡规则搬过来,传统的朋党政治就如鱼得水,大行其道,党同伐异不绝于途。只要对照民国初年许多同盟会议员的政治表现,便一目了然。

  就晚清的预备立宪而言,即使没有孙中山等人的“躁动”,“九年预备”之后的立宪前景究竟如何,恐怕还是未知数。立宪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就意味着宪法至上,宪法不仅高于其他法律,而且高于君权,它意味着对统治者的限权与对人民的授权与护权,非同小可。《钦定宪法大纲》虽然也承认法律的重要性,规定“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但并未突破1906年9月1日颁发的“仿行宪政”诏令中所制定的基本原则:“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这与货真价实的宪政毕竟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司法权依旧“操诸君上”,只是象征性地补了一句“不以诏令随时更改”而已,这也不能说就是司法权与君权的分离,一旦将来“君上”以诏令随时更改,恐怕还是无可奈何。从袁世凯的军阀强权,到蒋介石的党国独裁,都不乏详尽的注脚。

  可见,新政本身虽然势头不错,但由于新政的统治者不行,导致险象环生,辛亥革命的爆发并非偶然。清朝统治者就像病入膏肓的老人,新政则不过是一剂威猛补药,它的使用只是加速了老人的死亡。与其说是革命党人断送了“新政”的前景,还不如说是慈禧的后继者载沣、隆裕太后等人自己在“新政”中翻车了,“新政”的历史轨迹将经新一轮国家领导人之手延伸下去,争取面目一新,就预备立宪的前景而言,任何脱离历史时空的设想都是不切实际的。

  顺便指出,辛亥革命所推翻的清朝统治其实已并非人们常说的清朝君主专制统治,而是清朝的预备立宪之治,因为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已经出现明显的松动,已经开始向君主立宪制过渡,至少在形式上是如此。至于袁世凯背弃民国的民主立宪政体而炮制的“帝制复辟”,也不能笼统地说成是对以往君主专制的复辟,而是对清朝预备立宪的“复辟”。“洪宪”年号之“宪”,毕竟也是宪法之“宪”,虽然在袁世凯的强人政治之下的宪法在“帝制复辟”之前就已深深地打上“袁记”烙印,另当别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