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端及现实启迪(2)

辛亥革命网 2011-12-2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吴超,葛海燕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终结了我国2000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开创了中华民国新纪元,其伟大历史功绩必将永载史册。它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全新历史,

      “宪政”不仅确立了法治理念以及治理模式的运作方式,而且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切实将其付诸实践。为了全面推进国家政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南京临时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保障人权、发展工农商、改革教育制度、倡导移风移俗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付之于实践。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实施“宪政”也为其奔走呼号。如“为宪法流血牺牲,公正第一人”的宋教仁先生曾深刻认识到宪法是国家政体的保障,甘愿“为宪法流血牺牲”。

        当然,辛亥革命胜利后如何稳定政治局面、实现民主政治是这一时期重大难题与艰巨历史任务。而纵观民国各个时期,中国政治现代化几乎名存实亡。但辛亥革命毕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思想解放,给日后革命和现代化政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历史教训,当之无愧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伟大开端。

  二

  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全面加快的背景下,密切联系我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价值与现实意义得以凸显。其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启迪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系统化的工程。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王朝更替时代,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带来新的曙光和契机,但将近半个世纪,中国政治现代化几乎名存实亡,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建设重新走上正途。这说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建设,不是经过一场革命或改革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期革命、改革来建立的,也需要后辈继承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志。

  第二,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需要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共和理念,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使人们公认,任何违反这个观念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非法的”。[4]P546而当前,党内外民主制度还存在诸多缺陷,如缺乏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民主是党的生命线,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关键。为此,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建设现代化民主政治必须加强民主意识宣传,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

  第三,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需要转变执政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重塑政治现代化的权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的主人。党和国家必须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转变执政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继承辛亥革命“主权在民”的思想,重塑国家权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和国家“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

  第四,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需要切实体现宪法权威,始终不渝地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辛亥革命开创了近代法律治理国家模式的先河。中山先生继承并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法律成果,创造新的法律体系,提出依据法律治理国家的理念。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用法律内化人们的思想,塑造人们的行为。在维护“宪政”权威过程中,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准则,进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百年回眸,中国民主政治走过了一条曲折而有成就的道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实现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否定和超越。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继承、弘扬辛亥革命的人文关怀精神,也需要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伐,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的根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简介:吴超、葛海燕,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